出处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13,共4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参考文献1
-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农业科学,1966(08).
同被引文献15
-
1陈寿富.新时期以来我国报告文学的文本特征[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4):71-76. 被引量:1
-
2陆曼玲.试论历史题材报告文学的新闻价值[J].中国文学研究,1991(1):90-95. 被引量:1
-
3李运抟.与文化共舞的报告文学——对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的文化思考[J].当代文坛,2000(6):3-9. 被引量:8
-
4丁晓原.论90年代报告文学的坚守与退化[J].文艺评论,2000(6):24-34. 被引量:12
-
5陈言.抗战时期翻译文学述论[J].抗日战争研究,2005(4):26-45. 被引量:20
-
6王友贵.从数字出发看中外关系、中外文学关系里的翻译关系[J].外国语,2006,29(5):57-62. 被引量:4
-
7高宏伟.谈报告文学中的想象[J].昌潍师专学报,2000,(6).
-
8丁晓原.《论90年代报告文学的坚守与退化》[J].新华文摘,2001,.
-
9罗贝尔·埃斯卡皮 于沛选编.文学社会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0-21.
-
10茅盾.《关于“报告文学”》[J].中流,1937,(11).
-
1雷鸣.浅析中国当代文学的品格与定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10):125-125. 被引量:1
-
2潘向黎.一个叫做隐居的梦想[J].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2010(1):22-23.
-
3邢凌,付立峰.文学的品格——谈文学的自律与启蒙[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1):72-75.
-
4郭建辉.论略萨创作中的理想主义[J].求索,2011(5):217-219. 被引量:2
-
5现代科技带来的喜怒哀乐[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0(18):42-42.
-
6李少君.“新红颜写作”:一个新的诗歌现象[J].延河,2010(11):133-133.
-
7贾文清.非虚构文学研究的新视角--读尹均生的《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J].中华文化论坛,2010(3):188-189. 被引量:1
-
8唐月梅.鬼才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世界[J].外国文学,1994(3):38-44. 被引量:6
-
9王晓元.略论公安文学的品格定位与追求[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3):76-80. 被引量:1
-
10任瑞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品格定位[J].长城,2014,0(06X):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