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中作出选择——也谈文学的精神价值取向
被引量:1
出处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17,共4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
1阎慧玲.艺术张力的生成与表现——路遥小说探析[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103-106.
-
2王培英.在情感与理性间徘徊的女人——解读拉斯普京《活着,但要记住》中女主人公纳斯焦娜[J].甘肃社会科学,2010(5):13-16. 被引量:1
-
3俞敏华.“迷乱的在场与希望的缺失”——解读余华《兄弟》的精神价值取向[J].理论与创作,2007(4):86-89. 被引量:4
-
4熊元义.理想与现实的张力[J].理论与创作,2000(2):43-46.
-
5赵成孝.全球化语境中文学的精神价值取向[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2):99-101.
-
6魏学成.后现代语境中文学的精神价值取向[J].潍坊学院学报,2004,4(5):57-59.
-
7王培英.《活着,但要记住》中的安德烈[J].文学教育,2013(22):16-19. 被引量:1
-
8刘喜璇.有意味的告别——解读《孤独者》[J].青年文学家,2009,0(23):41-41.
-
9李媛.《傲慢与偏见》的反讽艺术[J].长城,2009(12):133-134.
-
10彭建成.启蒙时代的歌声 《日出》和《太阳和他的反光〈组诗〉》比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4):132-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