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6-71,共6页
Russian Literature & Arts
同被引文献24
-
1李尚德,陆志英.现代化进程中的俄罗斯文化走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1):47-55. 被引量:2
-
2郑滨.当前的题材很少使我心动——记者阿穆尔斯基访马卡宁[J].苏联文学联刊,1991(4):77-78. 被引量:3
-
3弗·马卡宁,董晓.路漫漫[J].当代外国文学,1995,16(4):4-45. 被引量:2
-
4凤歧,李骆.俄罗斯的现代化:问题与前景(“圆桌会议”材料)[J].世界哲学,1994(2):50-59. 被引量:3
-
5朱立,王平.评彼得大帝的改革与普京的俄罗斯现代化[J].兰州学刊,2004(4):256-257. 被引量:2
-
6林立.“文学的最大悲哀是失语”——瓦·拉斯普京访谈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2(4):19-21. 被引量:2
-
7姜毅.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俄罗斯民族主义[J].东欧中亚研究,1997(2):62-69. 被引量:5
-
8刘文飞.佩列文致中国读者[J].外国文学动态,2001(2):27-28. 被引量:4
-
9刘亚丁.“轰动性”:俄罗斯文学的新标准——俄罗斯新潮文学蠡测[J].俄罗斯文艺,2002(3):33-35. 被引量:2
-
10[俄]尼·别尔嘉耶人.俄罗斯思想[M].三联书店,1995..
-
1杨振中.弘扬传统文化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21(3):73-73.
-
2尚亨.浅析利哈乔夫对俄罗斯文化属性的认识[J].青年文学家,2014,0(3Z):170-170.
-
3江洲.一部俄罗斯文化史百科全书——《俄罗斯思考》评介[J].国外理论动态,2002(8):28-29.
-
4邹文琦.中、日、美文化模式对创新精神影响的比较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1,19(2):13-15. 被引量:4
-
5管文明,郭丽,张亮亮.在北大,聚焦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2013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侧记[J].创意世界,2013(2):46-49.
-
6李德山.试论长白山文化的特点[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13(4):76-79. 被引量:6
-
7和涛.做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红河人——写在首届哈尼梯田大会胜利闭幕之际的感受与思考[J].红河探索,2010,0(6):55-56.
-
8陆路.试析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文化[J].世纪桥,2009(9):33-34.
-
9刘宁.俄罗斯年忆俄罗斯文化大师利哈乔夫院士[J].俄罗斯文艺,2006(3):56-61. 被引量:2
-
10曹祥云.新时期红色文化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11):139-140.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