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
作者
覃雪
出处
《党建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2-6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
社会环境
社会管理体制
社会预警体系
人民内部矛盾
群众路线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2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32
1
方时姣,刘思华.
论农村和谐社会模式与农业发展的终极目的[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6):57-60.
被引量:29
2
晏苏节.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经济稳步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断的理性思考[J]
.理论导报,2005(3):20-21.
被引量:1
3
贾书海.
谈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16-17.
被引量:5
4
王克群.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2):35-38.
被引量:1
5
周忠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当代贵州,2004(20):9-10.
被引量:1
6
李松龄.
制度供给:理论与实证[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1999,26(3):1-8.
被引量:13
7
G.彼特洛维奇,李慎之.
论异化[J]
.世界哲学,1979(2):55-60.
被引量:2
8
段华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同舟共进,2004(10):18-20.
被引量:4
9
青连斌.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6(10):32-41.
被引量:29
10
彭穗宁.
努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5(5):11-13.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0
1
王红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劳动价值论”[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2(12):93-94.
2
谢嘉梁,胡祖凤浙江大学法学院,陈明.
学术界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J]
.天府新论,2005(4):82-87.
被引量:8
3
郭晨星.
从生态环境视角看如何构建和谐社会[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2):90-91.
4
李文明.
论休闲的社会和谐与人自身和谐的社会功能[J]
.求索,2006(12):140-141.
被引量:2
5
李砚忠.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J]
.求实,2007(3):66-70.
被引量:6
6
李砚忠.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7,7(1):20-24.
被引量:2
7
刘红梅.
论旅游消费的异化及其防范——基于消费主体的视角[J]
.消费经济,2008,24(3):53-55.
被引量:5
8
郭东强,刘明杞.
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6):222-224.
被引量:3
9
温建雪.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J]
.知识经济,2011(9):77-77.
10
卢代富,肖顺武.
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目标诉求与利益均衡[J]
.重庆社会科学,2011(8):5-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冷婷.
旅游者理性消费教育研究[J]
.广东经济,2017,0(9X):146-146.
2
朱庆好.
论都市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3):158-161.
被引量:1
3
朱庆好.
和谐社会的运行机制与大众媒体的责任[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27-30.
被引量:2
4
王楠.
谈反恐工作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J]
.辽宁警专学报,2006,8(5):46-48.
5
王继宁,韩海波.
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J]
.发展,2007(3):101-101.
被引量:1
6
刘红梅.
论旅游消费的异化及其防范——基于消费主体的视角[J]
.消费经济,2008,24(3):53-55.
被引量:5
7
方青,邬丽丽.
1980年以来的中国休闲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1):60-69.
被引量:9
8
王汉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主要研究观点综述[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2):5-11.
被引量:2
9
高娜.
试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6-8.
被引量:1
10
邱晓飞,王文杰,杨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高校志愿服务的双赢发展[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7):162-163.
被引量:2
1
陈泽伟,王超群.
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J]
.瞭望,2005(32):13-15.
被引量:15
2
巴音朝鲁.
发挥优势 统筹发展 努力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列[J]
.宁波通讯,2005(5):6-9.
3
我国进入突发事件高危期[J]
.物流科技,2005,28(9).
4
周健.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兵团党校学报,2005(1):20-23.
5
张茅.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和完善地方政府工作目标体系[J]
.管理世界,2005,21(9):1-6.
被引量:1
6
温家宝:提高全社会抗风险能力[J]
.中国减灾,2005,15(8):6-6.
7
梁其贵.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
.中州学刊,2006(3):117-119.
被引量:2
8
柯健.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机制初探[J]
.红旗文稿,2007(15):32-34.
被引量:9
9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利益[J]
.农村工作通讯,2005(9):5-5.
10
于化庭.
社会预警体系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J]
.今日中国论坛,2008(2):46-47.
党建研究
200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