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物世界》
2004年第5期24-29,共6页
World of Antiquity
同被引文献20
-
1张总.白佛山等十六王子像概述[J].敦煌研究,1998(3):28-33. 被引量:8
-
2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J].考古学报,1978(1):25-38. 被引量:123
-
3李静杰.造像碑佛本生本行故事雕刻[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4):66-83. 被引量:18
-
4樊锦诗,马世长.莫高窟第290窟的佛传故事画[J].敦煌研究,1983(0):56-82. 被引量:22
-
5李静杰.北朝佛传雕刻所见佛教美术的东方化过程——以诞生前后的场面为中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4):76-95. 被引量:13
-
6王青茹.龙门石窟中的两弟子造像[J].文物世界,2005(1):23-24. 被引量:4
-
7白玉英.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J].文物世界,2004(6):42-43. 被引量:10
-
8武新华.天龙山石窟研究概述[J].文物世界,2004(6):16-18. 被引量:2
-
9常青.北魏皇兴造像考[J].文博,1989(4):23-29. 被引量:4
-
10张艳.云冈石窟中的二佛并坐和文殊问疾[J].文物世界,2005(4):16-19.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9
-
1孙永胜,马俊.云冈石窟第6窟佛传故事的心身疾病叙事[J].云冈研究,2024,4(2):17-25.
-
2张月琴.云冈石窟第6窟弟子像初探[J].云冈研究,2024,4(2):12-16.
-
3高歌.白袈之光的涅象征——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白衣佛形象的艺术解析[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7,15(3):85-92. 被引量:2
-
4王蕙丹.云冈石窟佛造像艺术在视觉设计中的图形表现[J].河北画报,2020(18):42-43.
-
5常青.云冈石窟第6窟佛传故事雕刻再研究[J].美术研究,2023(2):15-24. 被引量:3
-
6黄文智.北朝至唐代佛教窟龛护法力士的肉体造型之变[J].美术大观,2023(7):70-77. 被引量:1
-
7张鹏.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专栏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美术研究,2023(6):52-60.
-
8侯瑞,于向东.云冈石窟二弟子像与中国佛像组合模式的确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5):142-148.
-
9刘朦.仪式行为象征空间对建筑艺术构形的影响——以藏族叩拜、转经仪式行为为例[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6(1):181-189. 被引量:2
-
1赵昆雨.云冈本缘故事雕刻内容及其特征[J].敦煌研究,2004(2):34-42. 被引量:8
-
2李随森,路伟,贺志军.龙门565号窟(惠简洞)调查简报[J].中原文物,2001(5):4-14. 被引量:5
-
3王景荃.邴法敬造像碑研究[J].中原文物,2010(5):74-82. 被引量:2
-
4李静杰.造像碑佛本生本行故事雕刻[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4):66-83. 被引量:18
-
5王培民.国学原本就不该热[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09(6):91-91.
-
6盖广慧.浅析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壁画[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1(12):42-43. 被引量:1
-
7李文生.响堂山石窟造像的特征[J].中原文物,1984(1):30-34. 被引量:6
-
8蒋人和,瞿炼(翻译).昔日回响 响堂山石窟的三维重现[J].华夏地理,2011(11):96-103.
-
9李静杰.造像碑的涅经变[J].敦煌研究,1997(1):71-82. 被引量:11
-
10陈长安.洛阳东关出土“神王”石碑座[J].洛阳考古,2016(3):82-8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