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冯至“学院写作”的核心内容及其德国思想背景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一个以日耳曼语文为专业的留德学人,冯至对德国文学与文化的接触是极为广泛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德国文学,所涉猎范围仅仅论文译文就有多家名流。
作者
叶隽
机构地区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北京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4期142-159,共18页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关键词
冯至
德国文学
“学院写作”
诗歌
艺术风格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1
1
冯至.《论个人的地位》[A]..《冯至全集》第5卷[C].,.第288页.
2
王泽龙.《冯至的(十四行诗)》[A]..《中国现代主义思潮论》[C].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83页.
3
冯至.《(伍子胥)后记》[A]..《冯至全集》第3卷[C].,.第427页.
4
冯至.《自然与精神的类比》[A]..《冯至全集》第7卷[C].,.第111页.
5
冯至.《招魂—呈于“一二.一死难者的灵前》[A]..《冯至全集》第1卷[C].,.第254页.
6
冯至.《决断》[A]..《冯至全集》第4卷[C].,.第78页.
7
歌德 冯至 姚可昆译.《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381页.
8
朱白清.《新诗杂话.诗与哲学》[A]..《朱白清全集》第2卷[C].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34页.
9
冯至.《十四行集》[A]..《冯至全集》第1卷[C].,.第236页.
10
殷丽玉.
论冯至四十年代对歌德思想的接受与转变[J]
.文学评论,2002(4):125-13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贾植芳.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生活回忆录[J]
.新文学史料,1992(1):43-56.
被引量:20
2
穆木天.《关于抗战诗歌运动》[J].文艺阵地,1939.
3
《沉钟社通信选》[J].新文学史料,1988,(3):190-190.
4
《伍子胥》,上海文化生活1947年版.
5
《冯至全集》卷12,第119页.
6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尔克著,冯至译.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2页、44页、53页、52页、15页、21页、33页、34页、71,72页.
7
《吴越春秋》,江苏古籍,1999年版,第22页.
8
卞之琳译.《旗手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里尔克诗选》[J].中国文学,1996,:161-161.
9
《冯至全集》卷8,第148页.
10
《奥尔弗斯》,《冯至全集》卷9,第444页.
共引文献
40
1
陈思和.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续)[J]
.当代作家评论,2004(4):121-140.
被引量:3
2
陈旭光.
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J]
.文艺研究,2001(2):77-87.
被引量:4
3
王富仁.
“新国学”论纲(上)[J]
.社会科学战线,2005(1):87-113.
被引量:49
4
顾琅川,顾红亚.
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与嵇康[J]
.鲁迅研究月刊,2005(1):71-78.
被引量:5
5
段美乔.
“工作而等待”:论四十年代冯至的思想转折——冯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J]
.文学评论,2006(1):18-26.
被引量:5
6
赵冰波.
论鲁迅人格魅力的仁厚特征[J]
.中州学刊,2006(3):230-232.
被引量:1
7
陈婧祾.
冯至的诗 凡高的画[J]
.当代作家评论,2007(1):65-79.
被引量:1
8
陈平原.
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J]
.文学评论,2007(3):5-21.
被引量:75
9
范劲.
里尔克神话的形成与中国现代新诗中批评意识的转向[J]
.文学评论,2007(5):71-77.
被引量:3
10
汪卫东.
《野草》与佛教[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1):75-85.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45
1
孙登高.
生命的蜕变与相融——冯至《十四行集》生命意识解读[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07-208.
被引量:1
2
臧棣.
汉语中的里尔克[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3):33-37.
被引量:9
3
臧棣.
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J]
.文艺争鸣,1998(3):45-50.
被引量:37
4
程思义,李红慧.
秋风里飘扬的风旗——论冯至《十四行集》的形式建构[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11):157-159.
被引量:1
5
张雨.
城堡和潜流——评《十四行集》中抱韵产生的美学效果[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3(5):110-113.
被引量:1
6
郑敏.
忆冯至吾师──重读《十四行集》[J]
.当代作家评论,2002(3):86-91.
被引量:22
7
叶向东.
《十四行集》:冯至在西南联大的文学成就[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2):124-129.
被引量:3
8
杨志.
冯至与杜甫诗歌的时空体验比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5):230-253.
被引量:2
9
陈婧祾.
冯至的诗 凡高的画[J]
.当代作家评论,2007(1):65-79.
被引量:1
10
冯至.《诗文自选琐记》[J].新文学史料,1983,(2).
引证文献
1
1
夏强.
新世纪冯至《十四行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125-129.
1
梁结玲.
培育高校校园文学的思考[J]
.文学教育(中),2014(5):4-5.
被引量:3
2
刘军.
河南散文民间写作特辑[J]
.牡丹,2014,0(11):46-49.
中国比较文学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