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2004年第10期27-29,共3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30
-
1曾祥翊,庄秀丽,刘德亮,黄慧.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对策及其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4,25(9):57-60. 被引量:23
-
2李更生.中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03,21(6):52-53. 被引量:5
-
3宋凤宁,黄勇荣,赖意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学术论坛,2005,28(3):171-174. 被引量:21
-
4李杰.谈远程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J].中国远程教育,2005(04S):20-22. 被引量:4
-
5张辉.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价值取向[J].江苏高教,2003(2):105-108. 被引量:16
-
6朱秀云.现代远程教育在终生学习中的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6(6):90-91. 被引量:2
-
7鲍宗豪.《网络时代: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取向》,《中国教育报》,2000~12-20(3).
-
8严耕.透视网络时代丛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
-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4.
-
10[巴西]弗莱雷保罗.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31.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J].现代大学教育,2011,27(6):81-86. 被引量:58
-
2袁忠霞,张玲.构建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5):29-31. 被引量:12
-
3欧阳静,武瑞英,陈煜.建构范式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15):89-91. 被引量:2
-
4吴煜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8(33):156-158. 被引量:3
-
5李虹霞.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心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空间怡心园”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5(6):77-78. 被引量:4
-
6王春雁.华为震撼发布新一代OceanStor 18000 V3系列高端存储系统[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5,0(6):88-88.
-
7林澍峻.网络心理学的理论构建与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8-19.
-
8王佳利.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6,0(12):58-60. 被引量:9
-
9于大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76-78.
-
10马松.假天真抑或真性情——婴宁形象之我见[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86-90.
-
1王酉婕.网络教育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89-90. 被引量:2
-
2岳翠萍.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造教育[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155-155.
-
3王孟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09,0(8X):114-114. 被引量:1
-
4李勇.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开发学生的创造力[J].祖国(建设版),2013(5):191-192.
-
5侯惠肖.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6):29-29.
-
6唐宏.校园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办公自动化,2006(4):56-58.
-
7汪燮华,应吉康.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J].微型电脑应用,1989,90(6):140-144.
-
8唐彩斌.装备重在实用——英国数学教育见闻(三)[J].小学数学教师,2011(10):86-89.
-
9蓝莉.浅谈创造性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1):140-141.
-
10陈杰平.信息化教学与慕课的对比分析[J].知识经济,2015(21):101-101.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