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港口经济》
2004年第6期17-18,共2页
Port Economy
同被引文献8
-
1王国文.中国物流:走向供应链时代——美国物流发展趋势对中国物流的影响[J].运输经理世界,2005(4):18-20. 被引量:1
-
2姚星,杨帆.关于中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的深层思考[J].特区经济,2005(8):128-129. 被引量:6
-
3郗治安.“企业为本,物流为源”的理念创新[J].中国海关,2005(12):21-21. 被引量:1
-
4郭春荣,郑秉秀.浅析我国海关便捷通关模式[J].对外经贸实务,2006(5):61-62. 被引量:6
-
5王峰.构筑新型海关物流监控体系[J].物流,2004,(7).
-
6姜海青.健全和发展我国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的几点建议[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05,0(4):14-20. 被引量:1
-
7陈柳钦.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3(2):8-13. 被引量:4
-
8王任祥.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在“大通关”战略中的意义和作用[J].水运管理,2004,26(6):28-3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刘戈,汪波,张晟.论海关审价中的风险管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23-27. 被引量:3
-
2江育春.基于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保税物流体系的整合与创新[J].物流科技,2008,31(4):63-65. 被引量:6
-
3胡蓉.物流监控在海关现代管理中的新发展[J].中国市场,2008(41):10-14. 被引量:2
-
4罗兴武.出口加工区物流业中的VMI库存管理模式[J].对外经贸实务,2008(12):83-86. 被引量:1
-
5胡蓉.浅析海关物流监控的新发展[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1-15.
-
6骆温平,胡丽娜,谷中华.提升上海口岸货物出入境管理效率[J].水运管理,2010,32(9):20-22.
-
7刘海燕.我国海关保税监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2(1):78-84. 被引量:1
-
8周清.浅谈我国物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J].管理观察,2012(21):155-156.
-
9弓宪文.基于熵权法的保税物流企业经营绩效评价[J].物流技术,2013,32(11):145-147. 被引量:3
-
10郭霖泽.厦门创天物流管理有限公司仓储质押监管风险控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4):55-57.
-
1王之瑞.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5(18).
-
2吴革.近年美英会计报表的改革趋向及其启示[J].北京经济瞭望,1998(3):34-36.
-
3陈慧敏.研究如何运用内部审计加强医院内部的财务监管[J].科技经济导刊,2016(26).
-
4高瑛,杨宇.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在银行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6):190-190. 被引量:2
-
5刘光溪,陈泰锋.科学把握入世后外贸 依存度的内涵及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2004,25(4):1-8. 被引量:10
-
6董金文.科学把握价格改革的方向迫在眉睫——兼论因应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价格机制[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1,12(6):11-15.
-
7赵忠生.铁路运输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管理改革趋向[J].综合运输,1998,20(7):15-18. 被引量:1
-
8杨峰.浅议招标投标制改革趋向[J].中州建设,2006(9):54-54.
-
9戴新祥.我国生产资料市场性质的界定及改革趋向[J].上海物资经济,1989(3):20-22.
-
10刘春,徐学丹.谈谈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性[J].中华会计学习,2004(7):32-3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