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汉语(五地)与日语新概念词语对比研究──从新闻视窗看词汇衍生与重整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外来语 (主要指来自英语与其他语言)一直不断增加,这些词在当时或是音译或是意译,都 已载入了史册,留下了各自的足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香港、台湾等 地又有大量的新外来语涌入,及后八十年代,中国大陆也同样新词大量增加。在这 个新旧重叠的历史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外来词已经通过吸收、过滤、淘汰、调整等, 在汉语、日语中逐渐定形;但是有的词却仍呈现出新的定向趋势。这种吸收、过滤、 调整直至定形的过程可以称之为“词汇重整”;( re-lexification),我们认为词汇重整也 是新词衍生的一种途径。 本文就是看重于中日外来概念词的现状,探究其词汇衍生情况和重整走向。 从方法上,我们构想了一个“视窗”的架构,取一定时段内共时性的中日报章语料作 为一个新闻“视窗”,以中文(包括香港、澳门、上海、台湾、新加坡五地)与日文视窗 中有关交通工具“车”类词为看眼点,详细考查了中日双方(中文又涉及五个地区) 的相同和相升之处片目互的可懂度以及在词汇重整中所反映出的差弄等等。并提 出了中日双方及中文工地之间存在看可懂度的不平衡、在词汇重整中的所反映出 的“向心力”不同。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1-70,共20页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鄒(T’sou).LIVAC 1.0,1998.
  • 2鄒(T’sou).1998,LIVAC1.0報告第28页.
  • 3小川芳郎.1963,《外來語バトロル》,日本評論社.
  • 4大野晋.昭和36年(1961),《日本語的年輪》,有紀書房.
  • 5史有為.1991,《异文化的使者-外來詞》,吉林教育出版社.
  • 6沈國威.《近代日中語匯交流史—新漢語的生成和受容》[J].笠間書院刊,1994,.
  • 7馬西尼(意).1997,黃河清譯.《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8浦立本(Pulleyblank E.G.).《印歐人和華人的早期接觸》(中文提要)("Early Contacts Between Indo—Europeans and Chinses")[J].國際中國語言學評論,1996,(1):25-25.
  • 9張豈之,周祖達.1990,《譯名論集》,西北大學出版社.
  • 10張樹錚.關於方言溝通度和方音理解的幾個問題[J].中國語文,1998,(3).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