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外交对中日关系的贡献——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
被引量:7
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11-14,共4页
同被引文献148
-
1何立波.廖承志与中日关系正常化[J].党史博览,2005(2):41-44. 被引量:2
-
2周兴芳.周恩来与中日邦交正常化[J].福建党史月刊,2003(11):13-14. 被引量:1
-
3纪敏.周恩来倡导民间交往 促进中日邦交[J].文史精华,2003(7):4-12. 被引量:1
-
4刘金田.邓小平与中日关系正常化[J].党史博览,2002(10):4-8. 被引量:1
-
5詹世忠.陈毅元帅的“围棋外交”——中日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特殊一幕[J].福建党史月刊,2001(10):9-12. 被引量:1
-
6黄生秀.从层次分析法看1972年中日邦交的正常化[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75-77. 被引量:1
-
7孙大力.周恩来开拓中日友好事业的宝贵启示[J].中共党史研究,1998(4):38-44. 被引量:3
-
8刘建平.从中日关系正常化看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性转折[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5(1):64-75. 被引量:8
-
9张香山.通往中日邦交正常化之路[J].日本学刊,1997(5):3-17. 被引量:28
-
10陈景彦.正确评价民间交往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作用[J].社会科学战线,2004(4):271-27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7
-
1颜宜葳.20世纪50年代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国际合作——日本防治血吸虫病医学代表团来华始末[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9,38(3):257-277. 被引量:4
-
2刘丁嘉.论中日“民间外交”[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6(2):93-96.
-
3刘国华,李阵.公共外交:实现中日关系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J].东北亚论坛,2007,16(2):90-94. 被引量:7
-
4贾丹.中国对日邦交正常化战略的历史评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14(6):78-84. 被引量:1
-
5高凡夫.论中国政府放弃对日战争赔偿要求的友好因素[J].抗日战争研究,2008(2):196-211. 被引量:6
-
6郭永虎.近十年来中国学界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19(5):107-114.
-
7王高阳.从利益到认同的艰难转变:解构中日和解的“结构性缺陷”[J].当代亚太,2017(6):92-12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0
-
1王厚双,安江,王锦红.论日本政府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J].现代日本经济,2008,27(5):28-33. 被引量:2
-
2高凡夫.论中国政府放弃对日战争赔偿要求的友好因素[J].抗日战争研究,2008(2):196-211. 被引量:6
-
3沈海涛,赵毅博.日本对华环境外交: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支柱[J].东北亚论坛,2008,17(5):32-36. 被引量:5
-
4李广民,李进浩.国际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日本公共外交[J].东北亚论坛,2008,17(5):99-103. 被引量:2
-
5廉晓梅.日本区域一体化战略排斥中国的地缘政治动机与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8,17(6):93-97. 被引量:2
-
6虞和平.200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近代史研究,2010(1):128-147.
-
7王金进,孟召光.对日索赔研究述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5):80-84. 被引量:1
-
8郭永虎.近十年来中国学界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19(5):107-114.
-
9阚慧.论我国法院对民间对日索赔案件的管辖权问题[J].商,2013(09Z):308-308.
-
10郭永虎,暴占杰.近十年来学界关于抗日战争若干问题研究述评[J].日本研究,2015(3):52-60.
-
1丁莉莎.试析影响民间外交的因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12):72-73. 被引量:1
-
2陈昊苏.增进人民友谊 维护世界和平——摘自陈昊苏《民间外交论》[J].今日中国论坛,2009(10):25-28. 被引量:2
-
3张文彬.日本民间力量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作用探析[J].大连大学学报,2011,32(4):75-78. 被引量:3
-
4杨素群.论政协外交的作用和性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5):130-134. 被引量:1
-
5陈远新.李若弘:纵横民间外交[J].祖国,2010(19):46-47.
-
6何亚非.发挥侨务优势,让世界了解一个真正的中国[J].公共外交季刊,2012(4):23-28. 被引量:5
-
7郑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妇女民间外交[J].新远见,2012(5):43-50.
-
8孙国林.红都延安的神秘来客系列之十一——美军观察组:官方外交的开端[J].党史博采(上),2013(3):33-37.
-
9沈智良.中拉关系:官方外交与公共外交并重[J].公关世界,2014(2):52-54.
-
10沈智良.中拉关系:官方外交与公共外交并重[J].公共外交季刊,2013(4):4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