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2,共3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共引文献90
-
1叶立新.当下文学的话语表现——对60年代生和70年代生作家的写作透视[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2,11(2):57-60.
-
2胡建伟.论“新生代”小说家的城市书写——以邱华栋的小说为例[J].文教资料,2008(28):181-183.
-
3任动.邱华栋:当代中国城市小说的圣手[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25-28. 被引量:1
-
4江腊生.姿态表演:20世纪末个人化写作的审美冲动[J].中国文学研究,2009(3):102-105. 被引量:1
-
5郑建华.人性的解构与救赎——余华、池莉小说中的审丑现象探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64-67. 被引量:5
-
6张学昕.邱华栋小说创作论[J].北方论丛,1999(2):63-67. 被引量:6
-
7鲁原,赖翅萍.新的话语权力与新的权力话语──新市民小说论[J].小说评论,1998(5):4-8.
-
8贾丽萍.欲望之境与生存之象——论90年代新都市小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5(6):16-20. 被引量:4
-
9王世诚.断裂时代的肯定性写作(上)——九十年代文学精神及其思考[J].扬子江(评论),2008(5):1-8. 被引量:3
-
10孙逊华.欲望何罪?邱华栋何罪?——与王世城等先生商榷[J].当代文坛,2004(4):53-5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9
-
1吕周聚.困惑与焦虑──邱华栋近期都市小说解读[J].当代文坛,1999(1):38-41. 被引量:4
-
2张清华.精神接力与叙事蜕变──论“新生代”写作的意义[J].小说评论,1998(4):4-10. 被引量:9
-
3平慧源.论邱华栋小说的都市意识[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5):63-68. 被引量:2
-
4刘俐俐.“书写他者”的困境和批评的失语——论毕淑敏文学创作及其现象[J].文艺争鸣,2000(4):75-80. 被引量:10
-
5李倞.穿行在欲望的沟壑之中——邱华栋小说论[J].当代文坛,2002(2):27-29. 被引量:1
-
6朱寿桐.世纪末小说批评的活祭现象[J].文艺争鸣,2001(3):4-11. 被引量:5
-
7黄发有.迷茫的奔突——邱华栋及其同代人的精神困境[J].小说评论,2001(1):60-65. 被引量:10
-
8[英]爱·摩·佛斯特,.小说面面观[M]花城出版社,1981.
-
9孟繁华.物欲都市的迷乱与反抗——评邱华栋的都市小说创作[J].山花,1997(8):76-78. 被引量:4
-
1任动.邱华栋:当代中国城市小说的圣手[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25-28. 被引量:1
-
2薛忠文.都市空间的文化勘探——析邱华栋小说主题话语[J].理论学刊,2005(4):117-119.
-
3任动.论邱华栋小说中的“新美人”[J].小说评论,2005(3):74-76. 被引量:3
-
4李倞.穿行在欲望的沟壑之中——邱华栋小说论[J].当代文坛,2002(2):27-29. 被引量:1
-
5骆佳.论邱华栋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及其局限性[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81-83.
-
6平慧源.论邱华栋小说的都市意识[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5):63-68. 被引量:2
-
7管兴平.转型社会中的都市群体形象——评邱华栋小说《玻璃社区》[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3,28(3):28-31.
-
8杨晓勤.摹仿与创新——以邱华栋小说为例[J].小说评论,2009(S1):63-65. 被引量:1
-
9王世城.出走:无法抵达的返源之旅——邱华栋小说论[J].当代文坛,1996(4):7-12.
-
10吴培显.邱华栋小说的叙事结构分析[J].中国文学研究,2007(3):20-2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