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41,共2页
Biology Teaching
同被引文献17
-
1侯典伟,周亮,朱明进,许文绘,陈华锋.地芬诺酯过量摄入致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06,22(5):345-345. 被引量:2
-
2贾春燕 李凤年.加强对中学生进行毒品知识教育的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1999,20(1):22-22.
-
3《我国规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07.
-
4程巍.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及干预[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6(1):45-48.
-
5张孔来.艾滋病.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8.29-30
-
6汤妙瑜,陈春红,黄瑞儿,吴树跃,吴妙新.联邦止咳露成瘾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41-42. 被引量:6
-
7张国华,朱宝利,官大威,李如波,胡更奕,胡薇,唐发兵,王昌亮,王明彪,杨洪波,朱敏,马伟龙,董万营.3例盐酸曲马多药物滥用死亡法医学鉴定分析[J].中国司法鉴定,2008(A02):83-84. 被引量:3
-
8苏兆康.如何利用外国经验在中国社会推行预防毒品教育[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1999(2):21-22. 被引量:4
-
9王玥,马模贞.从问卷调查看在大学生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1999,8(3):234-235. 被引量:5
-
10郑晓丽.广东三市青少年对毒品及其危害性认识的问卷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6):325-32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4
-
1曹明芹,李志英,杨平.高校应加强预防毒品危害的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9):816-817. 被引量:2
-
2古丽巴哈尔.卡德尔,曹明芹,韩英,杨平,李志英,曲新平,阿依夏木古丽.新疆医科大学学生对毒品的认知和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706-707. 被引量:2
-
3梁建梅,曹翠苹.医学院校禁毒教育亟待加强[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76-477.
-
4杨黎华.大学生预防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的认知调查[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1):40-4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
-
1刘妤.同伴教育——关于大学生禁毒教育新模式的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12):268-268. 被引量:1
-
2杨学军,李金兰.湖南省衡阳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药品认知情况调查[J].北方药学,2012,9(9):83-83. 被引量:3
-
3姚晓欣,钟田飞,夏希,顾菁.广州市大学生新型毒品滥用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8):1038-1041. 被引量:21
-
4周鹃,田克仁,万凯化,余超,廖君.我国药物滥用与成瘾的流行现状及趋势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5,24(1):10-14. 被引量:37
-
5袁斌,杨丽,陈筱莉,哈马日嘎,马瑜,木尔扯尔.四川凉山地区彝族、汉族戒毒人员社会人口学特征与毒品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5,24(4):280-287. 被引量:8
-
6杨皓,朱长才,熊峰,李国栋.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吸食人员回归社会影响因素对比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5):392-394. 被引量:10
-
1何克,刘丽君.青少年吸毒的心理因素与家庭教育的调查[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1998,4(4):6-11. 被引量:5
-
2李德秀,钟勇,朱阳春.浅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359-2359. 被引量:1
-
3翟立影.浅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思考[J].黑龙江医药,2013(4):647-649. 被引量:1
-
4曾光.浅谈药品不良反应及其监测[J].亚太传统医药,2008,4(8):91-93. 被引量:2
-
5蒋伟,鲁素芹.临床安全用药与预防ADR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6):135-136. 被引量:4
-
6姚文艳,杜宜爽.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因素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5):110-111. 被引量:4
-
7金杰.浅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J].医学信息,2010,23(22):4353-4354.
-
8宫立新,付继莹.浅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思考[J].黑龙江医药,2010,23(5):778-780.
-
9钱逸仙.毒品——灵魂和躯体的腐蚀剂[J].家庭用药,2001(3):8-8.
-
10江天木.目前世界毒品问题的主要动向[J].安庆医学,2000,21(3):136-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