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5-118,共4页
World History
共引文献223
-
1钱允凤.甘英出使大秦受阻原因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3):20-23.
-
2梁韦弦.老子、孔子及韩非思想四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4(4):52-56.
-
3张弘.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及商业资本与城市经济的关系[J].理论学刊,2001(1):108-110. 被引量:2
-
4桑保军.关于宪法至上的几点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4):19-22. 被引量:1
-
5雷戈.论"后战国时代"[J].学术月刊,2004,36(9):67-73. 被引量:4
-
6萧伯符.商鞅法治理论及其现代借鉴[J].中国法学,2002(2):152-163. 被引量:8
-
7方潇.阴阳五行学说与秦汉法律路线之选择[J].法商研究,2004,21(6):132-140. 被引量:3
-
8毋有江.从无为而治到儒法兼综——文景时期地方吏治的历史考察[J].人文杂志,2004(6):130-137. 被引量:3
-
9刘怀君.陕西省眉县成山宫遗址的再调查[J].考古与文物,2002(3):27-31. 被引量:4
-
10史玉民,魏则云.中国古代天学机构沿革考略[J].安徽史学,2000(4):3-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36
-
1莫任南.班超对中西交通的贡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9(2):50-54. 被引量:1
-
2林梅村.公元100年罗马商团的中国之行[J].中国社会科学,1991(4):71-84. 被引量:18
-
3莫任南.甘英出使大秦的路线及其贡献[J].世界历史,1982(2):13-19. 被引量:11
-
4杨共乐.“丝绸之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与《公元100年罗马商团的中国之行》一文作者商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08-111. 被引量:5
-
5余太山.安息与乌弋山离考[J].敦煌学辑刊,1991(2):82-90. 被引量:6
-
6桑山正进,王钺.巴米扬大佛与中印交通路线的变迁[J].敦煌学辑刊,1991(1):83-94. 被引量:10
-
7龚缨晏.20世纪黎轩、条支和大秦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8):19-28. 被引量:13
-
8张绪山.百余年来黎轩、大秦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3):11-19. 被引量:12
-
9杨巨平.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J].历史研究,2007(4):150-161. 被引量:50
-
10杨共乐.古代罗马与中国的交往[J].历史教学(下半月),2010(10):3-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5
-
1姚胜.甘英出使大秦原因考[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21(1):82-86.
-
2王三三.帕提亚时期丝路西段交通路线考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8):79-89. 被引量:1
-
3李毅铭.丝路开通之初帕提亚帝国境内的东西交通路线[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1,36(1):67-81. 被引量:2
-
4李毅铭.试析波斯帝国御道系统的路径——兼论古典文献的作用与局限[J].历史地理研究,2022,42(4):50-67.
-
5李毅铭.“前四史”中史家对希腊化世界的地理认识[J].世界历史评论,2024,11(3):53-67.
-
1张绪山.甘英西使大秦获闻希腊神话传说考[J].史学月刊,2003(12):118-120. 被引量:9
-
2政协要闻速览[J].北京观察,2013(3):4-4.
-
3马帅.唐朝战俘第一次记录欧洲[J].看世界,2011(6):70-72.
-
4苏惠民.中国同西欧关系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问题研究,1987(2):56-58.
-
5马驰.费孝通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J].群言,2015,0(4):20-24. 被引量:2
-
6吕文利.张骞出使,丝绸之路的序幕[J].环球人物,2015,0(12):58-60.
-
7谷苞.一个重大问题:正确阐明历史研究中的民族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2001(1):1-7. 被引量:1
-
8史建霞.市委召开老同志座谈会商讨解放战争时期党史征研工作[J].北京党史研究,1990(5):62-62.
-
9张岱霞.抗日烽火献青春[J].党史博览,2015,0(10):40-43.
-
10王立群.凿空西域:博望侯张骞“走向世界”[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08(13):4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