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世纪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评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 ,历史曾三次向东欧国家提供了选择本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机遇。第一次因历史制约因素而未获成功 ;第二次东欧国家选择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苏东剧变后 ,东欧国家开始第三次探索本国现代化的道路。
作者
杨烨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法律政治系
出处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53,共5页
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关键词
东欧
现代化
分类号
D7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英]本·福凯斯.《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2
[美]特里萨·拉克夫斯卡-哈姆斯通,安德鲁·捷尔吉主编.《东欧共产主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3
[英]艾伦·帕尔默.《夹缝中的六国-维也纳会议以来的中东欧历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9页.
4
张士义.
论斯大林与东欧人民民主制度的关系[J]
.东欧中亚研究,1998(4):84-90.
被引量:2
5
米托·伊苏索夫.《斯大林与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第33-34页.
6
[保]内·甘乔夫斯基.《季米特洛夫的晚年》.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共引文献
7
1
高歌.
试析东欧民族问题与政治转轨之关系[J]
.东欧中亚研究,2002(5):40-46.
被引量:4
2
沈碧莲,李俊,马晴燕.
前东欧地区共产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1):41-45.
被引量:3
3
高歌.
浅析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异质性[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7(5):9-15.
被引量:2
4
马细谱.
十月革命和东欧社会主义道路[J]
.世界历史,2007(5):12-23.
被引量:5
5
许加梅.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9(5):70-74.
被引量:2
6
孔寒冰.
“苏东地区”社会主义纽带的形成、断裂及其原因[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3):14-17.
被引量:1
7
张士义.
新民主主义建国方略形成中的国际共运因素研究[J]
.北京党史,2019,0(3):5-12.
同被引文献
99
1
周尚文.
百年老党一朝倾覆——从苏共败亡看坚持“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11):21-27.
被引量:3
2
一兵.
东欧的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J]
.国外社会科学,1999(4):35-40.
被引量:2
3
王邦佐,秦德君.
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对话[J]
.学术月刊,1997,29(12):7-13.
被引量:10
4
韦定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3):51-55.
被引量:1
5
金雁.
十年来的东欧社会主义思潮[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1):33-38.
被引量:3
6
陈学明,李家珉.
论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3):20-22.
被引量:2
7
田士一.
试论东欧剧变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J]
.国际政治研究,1990,11(3):47-50.
被引量:1
8
郭金梓.
东欧的变化和东西方关系的发展[J]
.国际政治研究,1990,11(1):6-15.
被引量:1
9
方连庆.
东欧局势的变化对东西方关系的影响[J]
.欧洲研究,1990,12(1):8-12.
被引量:1
10
谷秀英.
匈牙利召开“政治公开化”问题圆桌会议[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1988(3):87-8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倪稼民,陈卫平.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学术界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和发展[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3(1):28-33.
2
徐刚.
中东欧转型研究25年来的文献评介[J]
.俄罗斯学刊,2015,5(6):70-8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聪明.
俄罗斯经济转轨:尚未完成的任务[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5):64-78.
被引量:1
2
吴殿廷,王彬,刘宏红.
体制改革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比分析[J]
.东北亚经济研究,2023,7(4):95-104.
1
宋连胜,陈松友.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J]
.新长征,2002,0(10):32-34.
2
陈焱光.
自决权的历史评析与现实思考[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5):549-552.
3
张步云.
法律以权利或以义务为本位的历史评析[J]
.政法论坛,1990,8(6):48-53.
被引量:2
4
贾丹.
中国对日邦交正常化战略的历史评析[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8(6):24-24.
5
雷江梅.
近代中国被全球化的历程及评析[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15(5):125-129.
6
何聚坤.
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创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1(1):51-55.
7
王华岗.
后现代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和意义[J]
.理论参考,2007(10):44-45.
8
林君一,毛维国.
“现代化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及“中国梦”实现的启示[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31(8):49-52.
9
宋萌荣,康瑞华.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J]
.党政干部学刊,2001(12):11-13.
10
刘明亮,连宽民.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求实,2004(S2):12-1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