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闽南民系的社会经济特征与台湾开发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闽南人是汉族的一个民系,她在形成过程中融入了蛋民与宋元时期的蕃商,这使其具有独特的海洋文化性格。宋元明清以来,闽南人逐步形成了遍及中国沿海及东南亚的商业网络以及重商的商业文化传统。因此,闽南人进入台湾之后,以商业带动台湾的开发,这使台湾的开发从一开始便建立在发达的小商品经济之上,这与中国许多地区的开发从自然经济开始是不同的。
作者
徐晓望
机构地区
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2000年第1期37-43,共7页
关键词
闽南人
蛋民
蕃商
商业网络
台湾开发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徐晓望.
论宋元明福建的粮食复种问题[J]
.中国农史,1999,18(1):10-15.
被引量:3
2
徐晓望.
闽台汉族籍贯固始问题研究[J]
.台湾研究,1997(2):67-74.
被引量:10
3
徐晓望.
闽文化的崛起与河洛文化南传[J]
.寻根,1994,0(1):23-26.
被引量:2
4
徐晓望.清——民国福建粮食市场的变迁[J]中国农史,1992(03).
5
徐晓望.
清代福建武夷茶生产考证[J]
.中国农史,1988,7(2):75-81.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4
1
沈文锋.
闽台族谱文化传承传播与族谱共享研究[J]
.艺术与民俗,2020(1):38-45.
2
甘满堂.
严复农商救贫思想及对中国解决农政问题的影响[J]
.科学.经济.社会,2022,40(6):37-46.
3
李乔.
“闽祖光州”现象形成原因探析[J]
.中州学刊,2009(2):170-173.
被引量:1
4
徐晓望.
论明清时期中国手工业技术的进步[J]
.东南学术,2009(4):130-139.
被引量:4
5
李志坚.
近三十年来固始寻根研究综述[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1):82-86.
被引量:2
6
徐晓望,徐思远.
论明清闽粤海洋文化与台湾海洋经济的形成[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1):5-13.
被引量:9
7
陈亮.
技术、市场与资源:明清以来福建沿海的带鱼捕捞[J]
.中国农史,2013,32(3):67-77.
被引量:2
8
王日根,洪易易.
建茶从北苑向武夷转变的内在机理分析[J]
.农业考古,2015,0(2):237-248.
被引量:1
9
谢绍鹢.
同安许濙史实疑误考证[J]
.东南学术,2015(4):220-225.
10
徐晓望.
鸦片战争前后中英茶叶贸易的口岸之争[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8):99-10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9
1
邓淑苹.
晋、陕出土东夷系玉器的启示[J]
.考古与文物,1999(5):15-27.
被引量:25
2
李自智.
略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城郭制[J]
.考古与文物,1998(2):62-68.
被引量:10
3
王一兵.
“三皇五帝”的考古学文化[J]
.文史知识,2002(11):4-14.
被引量:4
4
徐日辉.
甘肃东部秦早期文化的新认识[J]
.考古与文物,2001(3):53-58.
被引量:17
5
王鲁昌.
说燕子[J]
.文史知识,2005(3):43-48.
被引量:3
6
阿土(整理).
畲族的族源[J]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3):121-121.
被引量:1
7
王逍.
文化透镜下的畲族历史[J]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3):164-170.
被引量:12
8
田亚岐.《秦汉置畴研究》[J].考古与文物,1993,(2).
9
穿青族未被承认少数民族地位--人数近70万,分布于贵州省20多个县内[N].汕头特区晚报,2010-11-29.
10
陈明远,汪宗虎.中国姓氏词典[Z].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引证文献
2
1
黄锦树.
源出少昊帝 来自君子国——畲族族源考[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2(4):22-26.
被引量:2
2
黄锦树.
贵州穿青人族属考析——与畲族同出古帝少昊[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34(1):21-2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黄锦树.
新干大墓即盘瓠王墓考析——兼谈畲族发祥地大质山及其他[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34(5):48-52.
被引量:3
2
黄锦树.
南海王国之族属、地域、城址考析——兼考相关的吴城、大洋洲文化[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34(11):1-13.
3
黄锦树.
三苗、蜀五王、三星堆特殊青铜器考析[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5(1):76-83.
被引量:1
4
周晋司,周崛夏,李元旻.
穿青人民族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西部皮革,2020,42(11):67-67.
5
蔡婷婷.
贵州穿青人的民俗文化综述——以纳雍县勺窝乡为例[J]
.戏剧之家,2014(1):153-153.
被引量:1
6
朱琼玲.
穿青人五显信仰与生殖崇拜[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8,0(2):129-135.
被引量:3
1
杨先保.
蓝鼎元对台湾高山族地区开发的贡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5):77-80.
2
黄天柱.
泉州紫云五安黄氏始祖——黄守恭公祠墓暨裔孙对台湾开发考略[J]
.炎黄纵横,2009(12):45-47.
3
董立功.
广东地方文献中的蛋民婚俗初探[J]
.广东史志,2013(4):57-60.
4
来新夏.
刘铭传与台湾开发——兼论历史人物评价应从大节着眼[J]
.探索与争鸣,2006(5):17-18.
被引量:1
5
郑立勇,王尊旺.
近代台湾开发先驱者——陈永华[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61-63.
6
陈信雄.
从遗留在台澎的漳州窑瓷器探索两岸交通伊始[J]
.闽台文化交流,2011(4):51-64.
被引量:4
7
吴永章.
明清韩江流域延虫民社会散论[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0(4):66-70.
被引量:1
8
张庆海.
近代法国医生的社会经济特征[J]
.世界历史,2002(2):41-47.
被引量:2
9
邓孔昭.
清代前期关于台湾开发的一些不同主张[J]
.台湾研究集刊,1998(1):71-76.
被引量:2
10
似水悠悠的咸水歌[J]
.神州民俗,2007(8):25-25.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