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评论》
2004年第5期24-28,共5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参考文献5
-
1霍米·巴巴《纪念法侬:自我,心理和殖民条件》,陈永国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
2萨义德 王宇根译.《东方主义》[M].三联书店,1999年..
-
3[4,7,11,12,13,14,15,16,17,18,19,20]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马海良、吴成年译,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第279页,第286页,第282页,第282页,第280页,第283页,第278页,第286页,第293页,第294页,第293页,第286页.
-
4爱德华·赛义德,李玮.被殖民者的代表:人类学对话者[J].国外文学,1997(4):4-15. 被引量:5
-
5Frantz Fanon,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P1 18. New York: Grove Press,1965.参见中译文王岳川的《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第18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1王晓敏.试析《变形记》的后现代性[J].时代文学,2008(12):102-102.
-
2王晓敏.《变形记》的后现代性探讨[J].卷宗,2014,4(10):473-473.
-
3王永奇.萨特:接受美学的理论先驱[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60-64. 被引量:1
-
4赵娟丽.《双城记》人道主义思想评析[J].芒种,2014(5):141-142.
-
5李伟.从后殖民理论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34-37. 被引量:1
-
6段海霞.从后殖民批评理论角度分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文化殖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5):104-105.
-
7英思悦.茨威格与阿来作品中的民族意识比较——从后殖民批评理论的角度分析二者的“流放”与“寻根”[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11(9):120-122.
-
8陈冬云.赵健秀的“英雄主义”思想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8,20(6):18-19.
-
9潘水萍.“活得最好”与“活得最多”——加缪荒诞戏剧思想的深层论析[J].孝感学院学报,2011,31(1):61-66. 被引量:4
-
10王喆.命运抗争交响曲——《呼啸山庄》主题思想评析[J].长城,2011(12):6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