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实践 加强理论研究 构建适应人才强国战略的新型高等学校薪酬制度
被引量:18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9期1-4,共4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78
-
1刘尧.科学发展观:大学应协调的十大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6):67-73. 被引量:8
-
2王军.从我国高校薪酬制度的历史沿革谈高校教师薪酬发展趋势[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1):15-18. 被引量:8
-
3陈乐一,陈洁,魏紫.薪酬理论及其对完善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启示[J].高教探索,2011(2):137-141. 被引量:15
-
4林健,李焕荣.高校激励型整体薪酬模式的设计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8):41-43. 被引量:67
-
5曾湘泉,赵立军.我国高等学校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4(B09):5-11. 被引量:44
-
6文跃然,欧阳杰,周禹,张斌峰.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及其收入分配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B09):11-19. 被引量:69
-
7杨燕绥,沈群红,刘婉华,袁汝海.构建适合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薪酬制度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B09):19-26. 被引量:41
-
8钱大益,王维才,邵龙.知识密集型行业高层次人才工资收入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B09):27-32. 被引量:20
-
9赵丹龄,张岩峰,汪雯,容宏,吴强.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B09):32-40. 被引量:49
-
10刘婉华,袁汝海,张岩峰,甘雪妮.清华大学实施岗位津贴制度的实践和效果[J].中国高教研究,2004(B09):41-47.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18
-
1唐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若干热点问题的经济分析[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6,14(1):77-80. 被引量:4
-
2郑淑萍,宋军.略论高校新型薪酬体系的构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220-223. 被引量:10
-
3邢志杰,闵维方.影响高校教师岗位津贴分配的因素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6,22(2):6-10. 被引量:14
-
4朱娴.股份制高职院校的薪酬设计[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5):25-28.
-
5陈万明,冯承强.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实践与发展趋势[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96-99. 被引量:9
-
6蒋淑华.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薪酬改革思路及实践[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14(4):56-59.
-
7朱娴.论股份制高职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重点与难点[J].职业教育研究,2007(9):115-117.
-
8肖燕娜.完善岗位津贴制度,促进高校分配制度改革[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5):62-65. 被引量:1
-
9顾远东,陈同扬.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基于高校全面实施校内岗位津贴制度的背景[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42-46. 被引量:15
-
10李杲,郑卫东.总报酬模型视野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要素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8):73-7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71
-
1郭明维,刘德雄,张理中.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构建浅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22-24. 被引量:3
-
2乔锦忠,韩莉莉,石兴娣.高校教师绩效与晋升[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5):87-93. 被引量:3
-
3王心刚,杨守斌.激励高校引进人才长期发挥潜能的薪酬设计[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9):27-28.
-
4褚田芬,骆荣挺,沈文.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契机和难点[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2):57-58. 被引量:5
-
5姜迎.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88-190.
-
6陈如辉.高等院校实施全员聘任制浅析[J].新西部(理论版),2008(1):57-57.
-
7林卫峰,贺强.关于高等学校聘任制度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1):18-22. 被引量:5
-
8杨妮花,杨乃定.要素计点法在事业单位岗位津贴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8):243-245. 被引量:1
-
9李六华.普通高校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怀化学院学报,2009,28(4):103-105.
-
10闫伍夫.高校教师工资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208-208. 被引量:2
-
1李卫红.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4(18):3-5. 被引量:10
-
2李卫红.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神州学人,2004(8):14-17. 被引量:6
-
3首批国家精品课程产生[J].领导决策信息,2004,0(6):9-9.
-
4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2005(2):4-5. 被引量:84
-
5赵婉莹.提高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9B):81-83. 被引量:27
-
6李亚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17(1):46-49. 被引量:11
-
7王云飞.质量是教育的第一诚信——对于“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的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04,17(4):1-1.
-
8袁琳.师范类物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F12):148-150. 被引量:1
-
9袁贵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努力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2005年度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5):3-8. 被引量:8
-
10周济.以人为本 人才强校[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1-15. 被引量: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