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成型和发展的基原
被引量:
5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s Basis of Figu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CM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的起源和积淀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并且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就中医学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亦就是其成型和发展的基原。基原者,本原也。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学,无论是其众多的医疗技术发明,或是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都以这一文化为背景和深厚底蕴。深入探索文化和医学二者之问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振兴。
作者
施杞
机构地区
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学
成型
发展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9
1
希荣苏布德,乌日汉.
蒙医温针结合口服蒙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赫依达日根)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5):32-33.
被引量:1
2
施杞.
中医药延缓颈椎间盘退变研究[J]
.世界中医骨科杂志,2004,6(1):82-90.
被引量:5
3
戎倩雯,杨奕望.
杨永璇学术经验管窥[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1):20-21.
被引量:5
4
仲毅,王鸣,洪烨.
中医药学的方法学探索——信息科学与中医的发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1):9-13.
被引量:6
5
黄龙祥.
论《素问》遗篇“刺法论”的针法学术价值[J]
.针灸临床杂志,1996,12(4):1-3.
被引量:3
6
吴焕淦,口锁堂,刘立公,施征,刘慧荣.
针灸学家陆瘦燕[J]
.中国针灸,2006,26(12):885-889.
被引量:16
7
沈自尹.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J].中医杂志,1986,27(2):135-135.
8
雷燕 于蓓 等.香山科学会议第63次学术讨论会--面向21世纪的中国传统医学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2):757-757.
9
万超 王拥军 等.继承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也论中医学发展大趋势[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11):4-7.
10
普瑜斌.文献综述写作--中医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的方法[J].中国中医药报,2000,20(3).
引证文献
5
1
施杞,王拥军,莫文,胡志俊,李晓锋.
传承中医流派特色,促进学科建设发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2):175-177.
被引量:9
2
蔡辉,王艳君,李恩,温进坤,赵玉庸.
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8(1):81-85.
被引量:3
3
蔡辉,王艳君,李恩,温进坤,王彦田.
试论中医学创新的基本特征[J]
.河北中医,2001,23(5):388-391.
4
郭天玲,仲毅,洪烨.
信息综合学——中医发展的引擎(Ⅱ)[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11):4-7.
被引量:2
5
吴焕淦,陆嫄,纪军,张建斌,冀来喜,李璟,王照钦,马晓芃,刘慧荣,吴璐一.
中国针灸流派的形成和发展[J]
.上海针灸杂志,2021,40(8):1018-102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黄亚博.
中医药特色优势相关问题探析[J]
.江苏中医药,2006,27(10):91-94.
被引量:14
2
杨勇,吴晓丹,白晶.
后基因组时代方剂学研究的反思[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10):659-662.
3
施杞,王拥军.
慢性筋骨病与中医药防治研究[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5,21(2):65-67.
被引量:8
4
司建平.
基于“群”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663-665.
5
虞杰,龙亨国,熊小春.
中医骨伤学科发展的思考[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9-10.
被引量:3
6
彭亮,黄会保,张伟,何清湖.
湖湘岳阳张氏正骨流派源流及学术思想简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5):566-569.
被引量:1
7
宋永嘉,李晓锋,鲍嘉敏,周龙云,崔学军,施杞,王拥军.
大健康视角下慢性筋骨病诊疗思路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2):543-545.
被引量:19
8
叶艳蓉,张虹.
以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为例探讨中医学术流派的精细化管理[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4):135-138.
被引量:10
9
刘金浪,刘汝专.
新常态下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及思考[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24):186-188.
被引量:5
10
许泽华,骆静,周胜红.
艾灸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刍议[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14):1999-2003.
被引量:1
1
叶小文.
重视“养生”是件好事[J]
.中国道教,2009(1):9-9.
2
程士德.
《内经》理论体系纲要(三)——试论《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0,17(6):2-3.
被引量:1
3
倪合一.
长寿在于善养生——中医养生的深厚底蕴[J]
.现代养生,2008(12):19-19.
4
牛忻群.
“烧山火”与“透天凉”[J]
.家庭中医药,2006,13(10):21-21.
被引量:1
5
翁志伟.
探六经之微 成营卫之体——伤寒学说对卫气营血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1,10(1):10-12.
被引量:2
6
许龙泉.
浅谈道家思想对《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J]
.东疆学刊,2002,19(1):54-56.
7
刘应科,魏飞跃.
从理论体系形成管窥中西医医学的差异[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4):76-79.
被引量:5
8
王莉,项丽静.
太极拳与中医理论关系探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5):4-6.
被引量:17
9
施杞.
中国中医骨科学的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J]
.世界中医骨科杂志,2004,6(1):11-14.
10
周亚丽,刘亚东,韩冰.
处方中药制剂的研究与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2004,23(6):28-28.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