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法哲学的阐释学转向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国法哲学发生于 2 0世纪 80年代的阐释学转向是在传统法律解释理论难以应对司法审查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宪法审判案件的挑战和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的影响下发生的。它转变了当代法哲学的叙事方式 ,对法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阐释学转向面临着许多责难 ,但它把法哲学引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有利于克服传统法理学的不足。
作者
李桂林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7-123,共7页
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
关键词
美国
法哲学
法律解释
阐释学
司法审查机制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5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1
方流芳.
罗伊判例:关于司法和政治分界的争辩——堕胎和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的司法解释[J]
.比较法研究,1998,12(1):3-32.
被引量:58
2
郑永流.
出释入造——法律诠释学及其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J]
.法学研究,2002,24(3):21-36.
被引量:112
3
郭贵春,刘俊香.
伽达默尔的理解语境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7):1-6.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日]西原春夫 李海东译.《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M].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第258页.
2
[意]贝蒂 洪汉鼎译.《作为精神科学一般方法论的诠释学》[A].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158页.
3
[法]利科尔.《诠释学的任务》[A].载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东方出版社,2001.第409页.
4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83页.
5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原理》.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714页以下,上卷,第419页注1,第17,347,385,416页,下卷,第728页等处,第417页以下,第418页,第419页以下,第423页以下,第685页以下,第726页,第688页,第395页,第438页,第423页,第733页,第9页,第317页,第387页.
6
Alexander UlFig,Lexkion der philosophischen Begriffe, 2. Aufl. 1999, Hermeneutik, S.173ff,S. 174.
7
[德]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以下.
8
Ulrich Schroth,Philosophische und juristische Hermeneutik,in:A.Kaufmann/W.Hasaerner(Hrsg.),Einfuhrung in Rechtsphilosophie und Rechtstheorie der Gegenwart,6.Auflage,S.349,S.198ff,S.345
9
[德]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10
[德]狄尔泰.《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以下.
共引文献
185
1
姚诗.
刑法教义学的自主研究:一个聚焦“理论创新”的探讨[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5):40-54.
2
张敏.
相当性标准的诠释学分析[J]
.民商法论丛,2019(1):30-45.
3
朱洪达,金衡山.
美国最高法院堕胎权案的宪法解读——从“罗伊案”“凯西案”到“多布斯案”之考察[J]
.美国问题研究,2022(2):97-124.
4
余昌安.
刑法中想象重构解释的反思与重塑[J]
.法律方法,2024(3):125-151.
5
王振华.
《刑法》第37条的司法适用难题及其纾解[J]
.法律方法,2023(2):249-274.
6
宋菲.
诠释学立场下法律解释运用难题的有效化解——以“法律阐释”为中心[J]
.法律方法,2022(2):125-142.
7
王勇.
中国法理学研究的范式反思[J]
.人大法律评论,2022(2):276-298.
8
蒋文娟,苏一星.
司法解释判例化[J]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4):37-39.
9
胡晓进.
近三十年来中国学者对美国最高法院的研究与认识[J]
.美国研究,2008,22(4):118-131.
被引量:8
10
李桂林.
司法能动主义及其实行条件——基于美国司法能动主义的考察[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1):86-97.
被引量:32
同被引文献
105
1
叶俊荣.
法律学学科成就评估报告[J]
.清华法学,2004(1):150-161.
被引量:3
2
胡伟.
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J]
.学术月刊,1999,31(12):77-88.
被引量:114
3
吴丙新.
刑事司法的性质———以刘海洋案为切入点[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12(4):48-53.
被引量:5
4
李延梅,武宏志.
非形式逻辑的合法性[J]
.求索,2004(7):141-143.
被引量:10
5
郑永流.
出释入造——法律诠释学及其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J]
.法学研究,2002,24(3):21-36.
被引量:112
6
舒国滢.
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J]
.浙江社会科学,2004(5):39-47.
被引量:51
7
林立.
论经济学理念在法律推理中之局限性——以波斯纳的经济分析方法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2004(5):48-53.
被引量:4
8
陈林林.
方法论上之盲目飞行——利益法学方法之评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04(5):63-71.
被引量:55
9
陈景辉.
法律解释的效力:一个难题的追问[J]
.浙江社会科学,2004(5):72-76.
被引量:7
10
葛洪义.
试论法律论证的源流与旨趣[J]
.法律科学,2004,22(5):30-35.
被引量:50
引证文献
5
1
姜帆.
解释法律何以可能[J]
.甘肃社会科学,2012(6):60-63.
被引量:1
2
焦宝乾,陈金钊.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2005年度)[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0-20.
被引量:4
3
吴丙新.
司法的真相——在法律解释的合法性与妥当性之间[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2(2):129-143.
被引量:11
4
孙姝.
从法律解释的必要性角度看我国司法解释权问题[J]
.世纪桥,2008(4):54-55.
被引量:1
5
余净植.
获致法律上妥当的裁判——对法益衡量思维与方法的全面检视[J]
.学术研究,2009(12):43-4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吴丙新.
能动的刑法解释与实用主义刑法观——重温“梁丽案”[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8-65.
被引量:4
2
刘晓宏.
论一般性司法解释的必要性:以经济类法律法规为例[J]
.经济视角(下),2009,0(9):75-77.
3
赵芳.
司法亲和力的法理思辩[J]
.法律适用,2007(1):22-26.
4
徐显明,齐延平.
法理学的中国性、问题性与实践性[J]
.中国法学,2007(1):111-120.
被引量:19
5
焦宝乾,陈金钊.
2006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6.
被引量:3
6
蔡宝刚.
增进法律信用与塑造法律信仰——法的现代性语境下的分析[J]
.政治与法律,2008(6):59-65.
被引量:11
7
石茂生,张伟.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法理学的发展[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6):75-80.
被引量:11
8
吴丙新.
法律漏洞补充理论的三个基本问题[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17(2):17-27.
被引量:24
9
李亮.
法治缘何迈向方法论时代——基于法律方法论学术报告的考察(2002——2010)[J]
.时代法学,2011,9(3):42-48.
被引量:1
10
雷秋玉.
评法律解释的本体论转向——以“类型”为中心[J]
.嘉应学院学报,2012,30(4):48-52.
1
王晨光.
民事再审程序的思考[J]
.法律适用,2013(4):2-5.
被引量:5
2
南帆.
文学批评与接受理论[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4):119-123.
被引量:1
3
邓晶津.
先秦法家“法治主义”法理学探微[J]
.魅力中国,2010(32):323-324.
4
尤攸,孙玲.
甲子足迹[J]
.中国报道,2009(10):8-11.
5
谢生华.
司法克制和司法能动的关系协调——以具体案件的处理为视角[J]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9(4):30-35.
6
陈景良.
讼师与律师:中西司法传统的差异及其意义——立足中英两国12-13世纪的考察[J]
.中国法学,2001(3):144-156.
被引量:25
7
高尚,董四代.
大同理想嬗变与现代化道路选择[J]
.绥化学院学报,2016,36(11):25-28.
8
贺洪波.
也论犯罪本质——一种语义阐释学的立场[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50-52.
9
李清良,郭瑞芳.
论朱熹对理解之蔽的认识——兼论中西阐释学理论的一项本质区别[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2(2):27-31.
被引量:4
10
王音.
基于阐释学的译者主体性发挥及其限制因素[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0-81.
被引量:3
法商研究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