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43-44,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79
-
1许诤.美国著名大学筹款运动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S1):74-83. 被引量:14
-
2镜庭.艾费尔特谈八十年代美国师范教育的内容[J].比较教育研究,1985(1):36-37. 被引量:4
-
3赵望.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1982,3(2):74-83. 被引量:15
-
4张晓鹏.哈佛教改[J].上海教育,2004(10X):52-55. 被引量:15
-
5PhvllisKeller,MortonKeller,刘凡丰.追求卓越的哈佛大学[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4(4):27-29. 被引量:1
-
6陈维嘉,洪成文.耶鲁——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和借鉴——“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总结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4(23):18-21. 被引量:10
-
7李巧针.浅析博克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大学商业化思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5(3):55-57. 被引量:5
-
8周文霞,张炜.美国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量状况的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2(5):92-95. 被引量:5
-
9谢焕忠.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积极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上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5(9):28-30. 被引量:6
-
10王伟廉.从实践的视角看高等教育研究应如何创新[J].教育研究,2003,24(3):18-20.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6
-
1张相乐.关于大学教学研究问题[J].石油教育,2005(6):50-53.
-
2王华.论云南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对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1-6. 被引量:1
-
3于春苓.关于世界史学科领域拓展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1):134-135.
-
4高博,胡志刚,赵炜.哈佛大学最新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及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8(9):102-105. 被引量:5
-
5张炜.哈佛的光荣梦想与迷失变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3):45-53. 被引量:4
-
6王文博,王峥嵘.从迁移理论看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6):62-64.
二级引证文献10
-
1胡曰博,张新娜.云南矿业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4):12-14.
-
2王惠芹.中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实践的比较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25(6):108-111. 被引量:2
-
3何雪莲.死人之手:论以名著达致修养[J].教育学报,2012,8(2):49-54. 被引量:1
-
4程融.创新及渐进式通识教育成为大学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12):205-208. 被引量:7
-
5陈华杰,白兆锋.哈佛大学2007年通识教育改革对西藏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J].西藏科技,2014(1):33-35.
-
6张炜.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6(1):61-64. 被引量:25
-
7王双.以通识教育为平台创新高校人才培养途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0(4):42-42. 被引量:1
-
8张炜.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研究生院之道》读后感[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67-73. 被引量:5
-
9张炜.中美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进程与动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20(10):8-13. 被引量:2
-
10张炜.好大学的十个特征--《什么是好大学?》研读[J].高等理科教育,2023(6):1-9. 被引量:1
-
1王玉芹.探析教材编排跨度 活用文本提高效益[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4,0(5):94-94. 被引量:1
-
2曲田颖.浅谈初中生德育教育[J].小说月刊(下半月),2016,0(4):279-279.
-
3马彩虹.“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学语文教学[J].魅力中国,2010(28):129-129.
-
4王一杰.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09(20):64-64.
-
5林文.针对心理特点 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J].福建教学研究,2002(12):33-33.
-
6仇喜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05(4):74-76. 被引量:5
-
7董金萍.关于高中政治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好家长,2015,0(21):17-18. 被引量:3
-
8王福友,钱超.面对未来发展的教育对策初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11):115-119.
-
9秦京昌.浅析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169-169.
-
10李相楼.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中学),2013,0(11):161-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