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大学化学》
CAS
2004年第5期8-10,共3页
University Chemistry
同被引文献33
-
1王晓岗,朱仲良,曹同成.化学实验室开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4):89-91. 被引量:16
-
2周仕东,郑长龙.科学探究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J].化学教育,2004,25(10):27-29. 被引量:17
-
3谢泽琛,钱扬义.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新进展[J].化学教育,2004,25(10):58-61. 被引量:40
-
4邹逢兴.创新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永恒动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34-36. 被引量:17
-
5廖桂英,安黛宗.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102-103. 被引量:12
-
6唐建华.树立化学教学创新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化学教育,2001,22(3):16-18. 被引量:12
-
7赵志强.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1):78-80. 被引量:77
-
8张泉鸿.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5,22(2):90-91. 被引量:6
-
9段连运,华彤文.继往开来 加强教学研究[J].大学化学,2005,20(6):5-10. 被引量:8
-
10姚忠亮.新时期有机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24(5):59-6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1
-
1刘彦波.试论课堂教学与教师技能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0(4):47-48.
-
2李瑞珍.精心设计有机化学绪论课——引导激发学生学好专业基础知识[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6):55-56.
-
3崔玉民.三法联合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07,24(2):53-55. 被引量:4
-
4李泽全,曹渊.大学化学结构教学法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2008,25(2):36-38. 被引量:2
-
5刘捷.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2011(20):21-22. 被引量:2
-
6吴楠,徐新,王玉梅.军队院校中普通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2,27(4):17-19. 被引量:1
-
7廖桂英,夏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大学化学教学平台[J].大学教育,2012(12):23-24. 被引量:3
-
8吕晓萌,谢吉民,陈敏.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效率的提高[J].教育教学论坛,2012(33):78-80. 被引量:6
-
9陈甡,刘平,刘岩,谢建伟,文俊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B12):153-154.
-
10熊平.大学化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路径的探索[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8(2):91-9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9
-
1崔玉民,王洪涛.提高《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4):77-78. 被引量:1
-
2张坤,刘杰,崔玉民,张文保,乔瑞.突出“四大”特色,加快应用化学新专业建设步伐[J].广州化工,2010,38(8):298-299. 被引量:3
-
3崔玉民,苗慧,张文保,陶栋梁.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10,27(4):61-62. 被引量:19
-
4王永忠,崔玉民,陶栋梁.浅谈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指导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0(35):175-176.
-
5文姝曼.浅析能级理论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3(11):76-77. 被引量:1
-
6吕莉,韩玉霞,赵爽,湾丽娟.大学化学教学研究[J].广州化工,2013,41(14):220-221. 被引量:3
-
7杨义科.如何提高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效率[J].时代教育,2013(15):110-110.
-
8皇甫瑞娟.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0):212-213. 被引量:1
-
9舒杰,水淼,龙能兵.讲授工科大学化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01-202. 被引量:1
-
10尹斌,陈石林.改革原有教学模式,构建材料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新体系[J].大学教育,2016(1):165-166. 被引量:2
-
1高吉刚,周杰,李红双.大学化学课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思考[J].山东农业教育,2005(1):19-22.
-
2陈双扣.小议大学化学课的教学方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B12):54-54. 被引量:1
-
3孙佳,杨晓娜.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科学素质[J].时代教育,2011(7):97-97.
-
4邓安强,赵瑞红.机械工程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广州化工,2015,43(1):172-173. 被引量:3
-
5强亮生,徐崇泉,郝素娥,刘志刚,胡立江.大学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大学教学,2005(8):15-16. 被引量:8
-
6黄圣保.化学实验教学法初探[J].海南教育,2002(11):29-29.
-
7高建华.八环节教学法初探[J].化学教学,1989(6):4-5.
-
8蓝亭.激发民族预科生学习普通化学积极性之方法研究[J].化学教育,2014,35(10):22-24. 被引量:2
-
9周夏禹,徐定仙.高职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案例教学法”初探[J].中国科技纵横,2012(6):106-107.
-
10韩福忠,贾丽华,贾利娜,左春玲,胡明刚.案例教学法在精细有机合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7,37(2):97-99.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