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学的学术基础与研究对象
被引量:3
Huizhou Studies' Academic Basis and Objects of Research
出处
《探索与争鸣》
2004年第11期39-41,共3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同被引文献43
-
1赵懿梅.徽学:一门新兴的显学——“徽学的内涵与学科构建”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04(7):38-39. 被引量:2
-
2黄成林.试论徽商对徽州文化的影响[J].人文地理,1995,10(4):36-39. 被引量:16
-
3吴光伟.灰色文献[J].情报科学,1985,6(5):80-83. 被引量:9
-
4曹天生.本世纪以来国内徽学研究概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9(1):110-115. 被引量:4
-
5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被引量:7143
-
6胡中生.徽州人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视野和概念创新[J].探索与争鸣,2004(8):40-42. 被引量:3
-
7陆林,凌善金,焦华富,杨兴柱.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J].地理研究,2004,23(5):686-694. 被引量:109
-
8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王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6):660-665. 被引量:93
-
9唐力行.徽商在上海市镇的迁徙与定居活动[J].史林,2002(1):25-34. 被引量:5
-
10叶显恩.徽州文化的定位及其发展大势——《徽州文化全书》总序[J].黄山学院学报,2005,7(2):8-12.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3
-
1朱国兴,余向洋,胡善风,沈科,王金莲,朱生东.基于流视角的徽州文化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3,28(5):49-53. 被引量:4
-
2朱国兴,余向洋,许璟.徽州文化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8,20(6):17-21. 被引量:9
-
3叶勤.利用地方文献进行徽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949~2018年期刊辑刊文献的计量与分析[J].晋图学刊,2019,0(4):77-8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5
-
1李舒.徽州历史地理研究回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91-96. 被引量:1
-
2朱国兴,余向洋,许璟.徽州文化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8,20(6):17-21. 被引量:9
-
3高仁爱.基于ADDIE模型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以福州市小学阶段历史文化类型为例[J].林区教学,2019,0(11):115-117. 被引量:7
-
4方兴林.徽州非遗旅游产业化商业资本博弈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20,22(2):120-124.
-
5代兴群.地方文献主题研究进展及研究类型变化[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0(5):75-80. 被引量:2
-
6文媛,沈世伟.价值共创视角下非遗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基于需求侧的调研[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37(3):380-384. 被引量:21
-
7史春云,陶玉国,李嘉炜.文旅融合视角下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发展思路[J].中国名城,2021,35(6):1-6. 被引量:10
-
8潘长宏,张慧.基于RMP分析的扬州研学旅游产品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5):3-4.
-
9李孟孟,陈楠,王亚慧.开封市黄河文化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5):50-53. 被引量:1
-
10程歆玥,王薇.明清徽派建筑文化在武汉的传播与影响[J].住宅科技,2021,41(12):69-73.
-
1唐丕跃.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6(2):75-79. 被引量:2
-
2发刊词[J].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
-
3发刊词[J].新闻世界,2007(8).
-
4王晓勇,李慧.长安学的文化哲学内涵[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87-91.
-
5张脉贤.关于徽州文化的形成[J].徽州社会科学,2001(1):44-45.
-
6徐艺乙.非遗申报和保护都须规范[J].世界遗产,2013(3):13-13. 被引量:3
-
7周兵.文化建设切忌一厢情愿──对庄锡昌教授谈话的两点异见[J].探索与争鸣,1996(4):23-24.
-
8感恩的修养[J].暖通空调,2016,46(6):133-133.
-
9方静.关于徽学理论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J].徽州社会科学,2012(11):55-58.
-
10积累与溯源[J].民间文化论坛,2006(5):1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