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6期36-40,共5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5
-
1.《杜维明文集》第1卷[M].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第453页.
-
2.《杜维明文集》第5卷[M].武汉出版社,.第358、357、357页.
-
3.《杜维明文集》第3卷[M].,.第366页.
-
4.《杜维明文集》第2卷[M].,.第610页,第84页,第618-619页.
-
5.《杜维明文集》第4卷[M].,.第314,324页,第316-317页.
同被引文献20
-
1傅东渔.杜维明儒学思想简论[J].江汉论坛,1994(8):34-39. 被引量:2
-
2韩强.第三代新儒家的困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4):9-13. 被引量:2
-
3王四达.中国古代和谐理想与不宽容现实的历史反思[J].理论探讨,2005(6):43-45. 被引量:7
-
4谭萍.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J].云南社会科学,2006(2):39-42. 被引量:7
-
5安小兰.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12.
-
6周易[M].郭彧,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
7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7:3.
-
8[宋] 朱熹.朱子近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2.
-
9万丽华,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214.
-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1许智,胡光.析杜维明的“儒家解释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89-93.
-
2孙广慧.从儒家解释学论述中国解释学建立的必要性[J].青春岁月,2012,0(6):210-210.
-
3康宇.论儒家解释学的产生与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6):32-36. 被引量:1
-
4吴燕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存在意义[J].社会科学论坛,2004(9):19-21.
-
5刘剑康.孔子学术道路评析[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26-32.
-
6张法.美与万象——我的美学求索[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4(5):5-11.
-
7雅克·瓦登伯格,王立秋.德国学术中的伊斯兰研究[J].中国穆斯林,2016(2):74-79. 被引量:2
-
8翟奎凤.仁学精神的时代显现[J].读书,2014(11):169-175. 被引量:1
-
9周洋.哈贝马斯的“生活殖民化”思想[J].青年记者,2014(11):69-70.
-
10刘景钊,金瑶梅.综合、创造与启蒙——俞吾金教授访谈录[J].晋阳学刊,2009(3):3-1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