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棉花纤维强度改良的策略与途径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对我国原棉强度改良紧迫性分析的基础上,从纤维强度测试标准、测试条件及与纺织工业的关系等角度,阐述了选用3.2mm隔距比强度评价纤维强度的意义;同时,从纤维强度的形成与遗传机制研究、产量与品质的性状相关分析、育种方式与选择方法的确定以及良种良法的配套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棉花强度改良的策略与途径。
作者 刘继华
出处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9-62,共4页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关键词 棉花 纤维 强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刘继华.棉花纤维强度及其形成机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88(02).
  • 2刘继华.陆地棉主要品种纤维品质变异性分析 Ⅱ、品种间纤维品质差异原因探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87(03).
  • 3刘继华.关于我国棉花品质育种研究工作的探讨[J]中国棉花,1987(04).
  • 4王顺华,潘家驹,闵留芳,宋银富.修饰回交法培育棉花品种的初步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5(03).
  • 5马家璋.介绍美国无腺体棉花品种[J]中国棉花,1981(01).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