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新解读《子夜》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子夜》是茅盾小说的代表作,历来评价甚高。但笔者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却发现,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这部作品的实际内容,特别是有关它的评价标准以及对吴荪甫的形象分析,是存在着不少偏差的。本文立足于茅盾创作《子夜》的主观动机,以科学的文学理论为基础,试对《子夜》进行重新评价,从而论证吴荪甫不符合现实生活当中民族资本家的艺术真实,是非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
作者
梁杰夫
陈晓涛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子夜》
评价标准
理性
主题先行
吴荪甫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颜玉宝.
浅论《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J]
.克拉玛依学刊,2001,4(1):98-99.
被引量:3
2
[9]孙中田,查国华.茅盾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
彭晓丰.
茅盾小说的时代性两面观[J]
.文学评论,1987(2):169-17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
1
余斌.
浅析《子夜》中吴荪甫形象的悲剧美[J]
.小品文选刊(下),2017,0(2):5-5.
2
胡鑫.
茅盾《子夜》中吴荪甫形象的两面性[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4(12):119-120.
3
陈建光.
隽永的文学丰碑——《子夜》的历史回望与当下解读[J]
.学术交流,2003(6):151-15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
1
丁富云.
精微真确的心理分析——浅议茅盾小说心理描写技巧[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3):143-144.
被引量:1
2
刘伟.
《子夜》研究述评:1933—1989[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3(2):46-51.
被引量:2
3
石芳庆.
出自生活还是出自理念——从茅盾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看《子夜》的所谓“主题先行”[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5(1):77-82.
被引量:2
4
盛玉萍.
主题先行与图解概念化──再读《子夜》有感[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1997,24(4):36-42.
被引量:1
5
孔庆东.
脚镣与舞姿——《子夜》模式及其他[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1):12-21.
被引量:15
6
陈思和.
《子夜》:浪漫·海派·左翼[J]
.上海文学,2004(1):78-88.
被引量:17
7
崔晓.
茅盾和老舍都市文学创作观综合比较——以《子夜》和《四世同堂》为比较核心[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11):128-129.
被引量:1
8
闫秀珍,封永福.
划时代的文学巨著——浅析《子夜》的主题[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7(Z1):44-47.
被引量:1
9
陈思广.
放大与悬置——《子夜》接受研究60年(1951—2011)述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1):115-121.
被引量:3
10
张柏林.
“客厅文化”——《子夜》的独特视角[J]
.枣庄学院学报,2013,30(4):29-3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许乜.
《子夜》研究80年述评[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6):35-39.
1
邓姿,杨海亮.
重评《原野》[J]
.娄底师专学报,2002(3):62-64.
2
李强.
茅盾创作梦为何一再破灭[J]
.学习之友,2006(12):51-51.
3
何蜀.
周恩来与陪都资本家(连载之二)[J]
.乡音,2000(3):43-44.
4
何蜀.
周恩来与陪都资本家(连载之一)[J]
.乡音,2000(2):44-45.
5
陈冀铮.
茅盾创作中的民族叙事初探[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8):32-33.
6
李洁非,张陵.
许谋清和他的乡土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1987(5):35-39.
7
刘雅君.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茅盾创作——由茅盾的小说《蚀》《虹》说起[J]
.晋中学院学报,2008,25(5):23-25.
8
谢少萍.
梅园佳联哲理深[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5,0(3):17-17.
9
梁东燕.
吴荪甫形象再认识[J]
.文学界(理论版),2012(8):42-42.
10
张永.
论茅盾创作和批评中的民俗学意识[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22(9):83-88.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