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看经济全球化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关于普遍交往和生产力的论述体现了全球化的思想。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世界普遍交往与合作的结果。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是一致的,经济全球化将加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进程。
作者
刘明松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2004年第5期21-23,共3页
Scientific Socialism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经济全球化
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
社会交往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9-47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107,108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莫斯科,1976年英文版.第4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0页.
5
郭根山.
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启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6):35-38.
被引量:3
6
.《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页.
二级参考文献
5
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2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1-07-02,(A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2
1
周前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研究评析[J]
.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0(1):16-19.
被引量:1
2
周前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研究评析[J]
.理论研究,2015(3):64-70.
同被引文献
11
1
陈谨祥.
从《共产党宣言》解读经济全球化[J]
.江西社会科学,2001,21(9):31-33.
被引量:5
2
常燕.
浅析《共产党宣言》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64-65.
被引量:6
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515.
6
朱廷岚.
《共产党宣言》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1):147-150.
被引量:2
7
刘继荣,张振鹏.
《共产党宣言》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10-12.
被引量:6
8
吴国清.
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探求国际经济治理新途径[J]
.科学社会主义,2015(1):91-96.
被引量:7
9
崔发展,闫泓竹.
《共产党宣言》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3(7):107-110.
被引量:1
10
舒展.
《共产党宣言》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继承与发展[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5):78-8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金炳镐,严庆,杨成.
民族关系构成方式——民族关系理论研究之一[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2):1-9.
被引量:18
2
马桂彪,钮维敢.
21世纪以来《共产党宣言》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综述[J]
.科学咨询,2023(7):59-6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李奥成.
大学生民族认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3(11):110-112.
被引量:1
2
徐广玄,哈正利.
发展巩固边疆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与保障——以乌拉特后旗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4):19-24.
3
袁年兴.
试论民族关系的概念及内涵——对民族关系理论框架的共生学考察[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4):24-30.
被引量:8
4
袁年兴.
试论民族关系的概念及内涵[J]
.满族研究,2009(4):27-33.
5
张劲松.
经济转型期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预警调控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10(2):47-54.
被引量:10
6
龚雪露.
新疆高校民汉学生交往研究——以新疆大学维吾尔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交往为例[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19(1):15-19.
被引量:8
7
彭福荣.
酉阳冉氏土司的沿革、族属与民族关系[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21-26.
被引量:2
8
秦文鹏.
试论重视民族政治属性的重要性[J]
.前沿,2011(17):156-159.
被引量:1
9
公铭,肖锐,金浩.
多维视角下的民族关系的社会功能[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7-21.
被引量:1
10
张立辉,徐学初.
“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视阈下和谐民族关系实现途径探讨[J]
.民族学刊,2013,4(4):80-89.
被引量:2
1
闫新丽.
经济全球化不会改变“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1):1-4.
被引量:1
2
程芳.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思想的认识[J]
.法制与经济,2012,21(22):126-127.
3
王孔雀.
学术界对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思考[J]
.四川社科界,2005(9):8-10.
被引量:1
4
王杰志.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市场,2007(27):114-115.
被引量:1
5
张春峰,乔琳.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20-22.
6
幸海華.
大办钢铁,为加速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58(6):26-27.
7
肖映胜,肖祥.
世界普遍交往与共产主义事业[J]
.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5):13-15.
8
马云飞,阳国新.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有效结合[J]
.上海农学院学报,1992,10(4):283-287.
9
马克岩.
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公有制概念[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8(3):75-77.
10
叶生洪,杨宇峰,张传忠.
绿色生产探源[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7):82-84.
被引量:7
科学社会主义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