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拓展机制与路径研究——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3
-
1仇保兴.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过度竞争所致的“柠檬市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1):25-29. 被引量:101
-
2程炳卿,赖存理.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研究[J].浙江学刊,1997(2):16-22. 被引量:10
-
3丁俊发.我国批发市场如何创新与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04(8):22-23. 被引量:5
-
4杨雪萍,郭金喜.市场型产业集群的结构、功能与运行机理——以义乌小商品集群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05,17(1):142-145. 被引量:5
-
5杨强,单单,赵怀祥.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J].商业经济,2005(3):81-83. 被引量:12
-
6谭文柱,王缉慈.论外部知识联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重要性[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3):6-9. 被引量:8
-
7刘荣增.城市经济发展中特色经济与集群经济的关系——兼论城市园区经济建设[J].城市问题,2006(3):59-63. 被引量:5
-
8Porter, M.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1991
-
9[美]M.波特著,高登第,李明轩译.竞争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
10Krugman, P.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0 (5) :950 - 959
二级引证文献9
-
1曾宪萍.汉正街与义乌小商品市场比较分析[J].中国商界,2010(7):168-169.
-
2缪来顺.2007年温州专业市场发展评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1):40-45.
-
3李江苏,骆华松,胡志丁.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5):438-441.
-
4张旭亮,宁越敏.我国专业市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规律和关联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7):1121-1126. 被引量:18
-
5徐索菲,张志元.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基于义乌模式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2011,25(3):93-96. 被引量:3
-
6余顷,张卫.长沙市大型专业市场分布与演化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影响研究[J].中外建筑,2012(10):64-67. 被引量:2
-
7谢守红,周驾易.中国专业市场发展的时空动态格局及成因[J].经济地理,2013,33(11):77-83. 被引量:9
-
8乔家君,李亚静.专业村集聚的空间测度——以河南省专业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5):140-143. 被引量:18
-
9李磊.城市规划中的商品市场——对《成都市商品市场布局规划》的回顾[J].四川建筑,2014,34(6):8-11. 被引量:1
-
1方俊,金国峰.义乌小商品市场拓展机制与路径[J].商业时代,2005(5):78-79. 被引量:2
-
2王菊红,郝正亚.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先导作用、约束机制与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4(16):4-6. 被引量:17
-
3林文.消费者价格汇率传递及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J].开发研究,2010(4):101-103.
-
4兰苑,陈艳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与路径——以山西省文化旅游业发展为例[J].经济问题,2014(9):126-128. 被引量:91
-
5郑吉昌,夏晴.杭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机制与路径[J].杭州(我们),2010,0(4):22-23.
-
6高艳梅.我国传统零售业O2O模式的重构机制与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16):27-29. 被引量:8
-
7阎丽.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机制与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5):57-58.
-
8黄文强.供给侧改革推动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J].环境经济,2016,0(17):60-63. 被引量:2
-
9黄晓凤.广东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创新机制探析[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3):26-29. 被引量:1
-
10招聘启示[J].中国供销商情(村官),2002,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