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批判 被引量:1

Marx's Critique of Moral Philosoph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彰显马克思的“类存在物”及其“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等概念的意蕴可以使其被遮蔽了的道德哲学批判得到澄明。人作为“类存在物” ,不但指认了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而且指证了永恒不变之人性观的虚幻性 ,从而超越了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动物”的内涵 ;使人成为“类存在物”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则内置了马克思对道德准则的理解 ,使他对任何的非人格化的超历史的道德形式主义的合法性产生质疑 ;而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体现了手段性活动与目的性活动统一 ,因而成为人的终极价值和道德本体 ,这构成了对各种形式的道德目的论的批判。 It is species being that confirm human being is social being and has no eternal nature, which means more than the content of human being that Aristotle had given. By analysing species life activity, Marx formed his own moral principle and threw his doubt upon the effective of any others. Marx regarded free activity as human's ultimate value and substance of moral area, which is the unity of activity as means and as object.
出处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6期95-99,共5页 Studies in Ethics
关键词 类存在物 活动 道德批判 species being activity moral critiqu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加)罗伯特·韦尔(RobertWare),凯·尼尔森(KaiNielsen)编,鲁克俭等.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同被引文献29

  • 1高兆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道德观三问[J].道德与文明,2007(3):11-14. 被引量:6
  •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6页.
  • 3[美]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79页.
  • 4[美]麦卡锡.《马克思与古人》,第27页,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5[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 6[8][10][12]参见孙伯揆:《卢卡奇与马克思》,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12页、24页、25页.
  • 7[美]罗尔斯.《政治哲学史讲义》,杨通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64、3、4、16页.
  •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5页.
  • 10Allen W. Wood. "The Marxian Critique of Justice",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 1, No. 3,197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