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钛(Ⅳ)-邻硝基苯基荧光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苯基荧光酮类作显色剂测定微量钛已有报道,如钛—邻硝基苯基荧光酮—CTMAB,钛水杨基荧光酮—CTMAB,钛-苯基荧光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增溶、增敏剂的有:钛—5—溴—水杨基荧光酮—Tween 20,钛—水杨基荧光酮—Triton X—100,钛—苯基荧光酮—Triton X—305—OP,钛—邻硝基苯基荧光酮—Tween 80。在此,我们试验了7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3种非一阳离子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对钛—o—NPF显色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比混合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的高。其中Ti-o-NPF-Brij-35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541nm=1.96×105 L·mol-i·cm-1,配合物可稳定20h以上,配合物的组成为Ti:o—NPF=1:4。大部分常见金属阳离子对测定无干扰,用抗坏血酸作掩蔽剂能消除Fe(Ⅲ)的干扰,可直接测定某些合金钢样中的微量钛。
机构地区 杭州大学化学系
出处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4-45,共2页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Part B:Chemical Analysis)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