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16,共12页
The Voice of Dharma
同被引文献19
-
1魏洪峰.早期印度佛教中的蕴与我[J].南亚研究,1998(2):46-50. 被引量:1
-
2郭良鋆.佛陀的无我说[J].南亚研究,1994(3):32-37. 被引量:2
-
3张力力.原始佛教的“无我”论与“十四无记”[J].五台山研究,1994(4):10-12. 被引量:3
-
4葛兆光.是非与真伪之间 关于《大乘起信论》争辩的随想[J].读书,1992(1):70-77. 被引量:2
-
5姚治华.补特伽罗(Pudgala)与阿特曼(Atman)的译名问题——兼谈轮回说与无我说[J].佛教文化,1991,0(3):57-61. 被引量:1
-
6方广锠.印度佛教讲座:初期佛教的五阴与无我[J].佛教文化(北京),2004(5):15-19. 被引量:2
-
7李四龙.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J].中国哲学史,2004(4):5-12. 被引量:4
-
8楼宇烈.中日第八次佛教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无我”与“自我”──佛教“无我”论的现代意义[J].世界宗教研究,2000(2):101-104. 被引量:11
-
9释见达.印度如来藏学的基本义理[J].宗教学研究,2005(3):142-149. 被引量:1
-
10孙晶,张文良.日本“批判佛教”的最新进展及其理论意义[J].世界宗教研究,2007(3):53-64. 被引量:3
-
1法语宝训[J].浙江佛教,2000(4):146-146.
-
2释见达.印度如来藏学的基本义理[J].宗教学研究,2005(3):142-149. 被引量:1
-
3佛教解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中国宗教,2004(6):60-61.
-
4周贵华.支那内学院对中国佛学心性论的批判[J].世界宗教研究,2003(2):52-62. 被引量:1
-
5马英霞.佛教中孕育的人际和谐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7(6):278-279. 被引量:2
-
6《杂阿含经》节选译白[J].广东佛教,2000(4):1-11.
-
7《杂阿含经》节选译白[J].广东佛教,2000(3):1-6.
-
8阎孟祥.对《坛经》自在解脱思想的认识[J].五台山研究,1998(1):3-5.
-
9袁宏禹.吕澂先生对唯识学与印度佛学关系之探赜[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3):46-50.
-
10杜国伟.从《杂阿含经》来看佛陀对当时印度四种姓的看法[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0(4):3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