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安放灵魂的家园——浅释刘亮程散文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有着"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之称的刘亮程,从"一个人的村庄"走来,经历红尘滚滚的现代都市生活与时尚,又向"一个人的村庄"走去,不经意地表达着他对人类对世界最根本的思考.虽然有学者认为"刘亮程借着审美批判立场的名义逃离生活现场.他伪造了一种与‘现代性'相反的生活场景--稻草、牛、锄头、粪便等等.刘亮程利用传统散文的修辞把戏,用一种陈腐的抒情方式来中和当代农民生活的残酷性,诗化当代农民的生活经验."①然而笔者认为,当下大多数人在转型期的社会里来不及沉思与反思时,刘亮程让我们重新"发现"了被遮蔽已久的自由、平等、单纯等美学意义.
作者 李晓华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8,共4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