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6-8,共3页
People's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9
-
1崔新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J].人民教育,2004(23):8-11. 被引量:22
-
2辛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求是,2005(6):18-20. 被引量:21
-
3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J].教育研究,2005,26(10):55-60. 被引量:158
-
4[4]2001年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5[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6[2]黄萍,方贤忠.课堂教学与学校素质教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
7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09.03.
-
8王少东.与大师对话.[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06.1.
-
9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A]三联书店,1999.
引证文献8
-
1杨学平.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过程有效性[J].文教资料,2008(17):146-148.
-
2潘胜洪.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和谐数学课堂构建的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5(3):62-65.
-
3陈晓春.加强师德建设 促进和谐课堂创设[J].成才之路,2008,0(6):2-3.
-
4王巧燕.用爱去浇灌用心去体会[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9):105-105.
-
5赵淑宇.创设和谐课堂的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2):39-41. 被引量:1
-
6沈华芬.改变数学教学策略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13(4):63-64.
-
7安玲玲,刘静.让学生成为政治课堂的主人[J].新课程学习,2015,0(5):131-131.
-
8李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凸显以生为本[J].黑河教育,2022(9):39-40.
-
1刘新莉.关于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三个“统一”[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B12):95-96.
-
2甘友良.坚持“三个统一”增强教育实效[J].政工导刊,2014,0(12):39-39.
-
3王越.浅谈新课改形势下中学政治教师应作的转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5):52-53.
-
4刘丹.课堂教学中的评价[J].小学教学研究,2004(11):10-10.
-
5范春武.课堂教学改革要注意“三个统一、一个结合”[J].学周刊(上旬),2010(12):175-176.
-
6吕绍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4):130-132. 被引量:10
-
7杨桂芹.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J].山东教育,1998,0(Z4):75-75.
-
8洪富忠,吴光会.基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运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8):183-185. 被引量:1
-
9林友琴.阅读教学的三个“统一”[J].新课程(综合版),2012(6):97-97.
-
10陈礼海.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个统一”[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6):6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