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众传媒与公众身份的建构
被引量: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切入 ,结合中外大众传媒的实际 ,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关系 ,“大众”、“受众”、“公众”之关系 ,以及“公立身份”的建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辨析。
作者
颜纯钧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3-28,共6页
Modern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公众身份
哈贝马
“公共领域”理论
受众
自由主义模式
分类号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70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72
参考文献
11
1
哈贝马斯 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2
约翰·费斯克 王小珏 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6—27页.
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90年版序言”[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第32页.
4
张志安.《传媒与公共领域-读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随感》[N].,2002年8月22日.
5
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A].(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C].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5页、第422页.
6
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A].(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C].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页.
7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译码》[A]..《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C].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3页.
8
胡泳.
媒体变革:公众的角度[J]
.读书,2002(12):33-40.
被引量:23
9
汉娜·阿伦特 (汪晖 陈燕谷主编).《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A].(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和公共性》[C].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81-82页.
10
尤根·哈贝马斯.《公域的结构性变化》[A]..《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途径》[C].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164页:.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缺乏异议节目"(less - objection - programm),这一美国表达方式指在家庭内部不引发异议的节目、所有人都自愿同意观看的节目.
2
意大利符号学家、小说家,小说代表作有《玫瑰的名字》.
3
食用疯牛病肉,导致神经系统衰竭的一种症状.
4
法国电影评论家、新浪潮电影导演.
5
指Canal+(加频道),此频道是法国电视收费频道,主要播送电影节目.
6
侯俊凤,杨宏民编写,姜锡伦,屈卫东.锅炉设备及运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7
燕光诗.
锅炉四管爆漏分类及检查重点[J]
.四川电力技术,2000,23(2):59-6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70
1
丁大同.
社会与国家对人伦生活生成的影响[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44-47.
2
衣俊卿.
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
.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24.
被引量:290
3
李浩.
都市憧憬与乡村羁绊 海派文化视野观照下的鲁迅三十年代文艺活动[J]
.鲁迅研究月刊,2004(7):42-47.
被引量:1
4
黄可心.
媒体变革与科学传播[J]
.情报科学,2004,22(8):918-920.
被引量:1
5
马大康.
从“鉴赏”到“消费”——消费文化与文艺学研究范式变革[J]
.文艺争鸣,2004(5):20-23.
被引量:9
6
吴志强.
舞蹈艺术世界的文化社会学分析[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3):40-44.
被引量:2
7
张翔.
报业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梁启超报业观略论[J]
.开放时代,2001(10):52-61.
8
殷啸虎,朱应平.
论消极法治和积极法治的互动与平衡[J]
.法学评论,2003,21(1):3-12.
被引量:3
9
周晔.
《新教育》杂志与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J]
.教育评论,2004(4):82-86.
被引量:2
10
曹卫东.
文化的剩余价值——哈贝马斯的大众文化批判[J]
.文学评论,2002(5):55-60.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02
1
杨芳.
“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探究[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6):11-15.
被引量:5
2
林晖.
“解读”时代——中国媒体新闻报道的新跨越[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3):6-11.
被引量:3
3
陈洁.
BBS: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J]
.中国青年研究,1999(5):52-54.
被引量:17
4
J.哈贝马斯.
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
.社会学研究,1999(3):37-38.
被引量:210
5
方文.
大众时代的时尚迷狂[J]
.社会学研究,1998(5):101-107.
被引量:16
6
唐晓群.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6):52-57.
被引量:36
7
宰飞.
立体报道 舆论合力——电视读报节目的优势[J]
.新闻与写作,2004(8):41-43.
被引量:2
8
李建中,孙宗美.
技术理性时代的"泛文学化"回归[J]
.襄樊学院学报,2004,25(6):50-53.
被引量:2
9
王君平.
虚拟的网络社区 现实的公共领域——浅谈强国论坛对公共领域的重构或转型[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6):68-74.
被引量:22
10
胡泳.
媒体变革:公众的角度[J]
.读书,2002(12):33-40.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9
1
余建清,连水兴.
我国当前传媒与公共领域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J]
.理论与现代化,2007(5):74-78.
2
余建清,强月新.
我国当前传媒与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现状与反思[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73-78.
被引量:8
3
余建清,连水兴.
我国当前传媒与公共领域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14(4):5-7.
4
刘泓.
广告传播对受众身份的建构[J]
.东南学术,2009(4):148-152.
被引量:3
5
刘力军.
直播:开创电视纪录美学的新纪元——关于《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的思考[J]
.东南传播,2009(7):12-13.
6
李薇.
哈贝马斯的现代性论述[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0):72-74.
7
郑萍.
中国传媒公共领域探究——基于学界的争论[J]
.中国行政管理,2010(1):59-63.
被引量:6
8
连水兴,梅琼林.
媒介批判的转向: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论哈贝马斯的媒介批判理论[J]
.东南学术,2010(4):86-90.
被引量:3
9
连水兴,梅琼林.
媒介批判的转向: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论哈贝马斯的媒介批判理论[J]
.社会科学研究,2010(5):184-187.
被引量:10
10
连水兴.
从“乌合之众”到“媒介公民”:受众研究的“公民”视角[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12):13-1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高小平.
公共领域的“转换态”性状及治理[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6):52-65.
被引量:2
2
李多,彭兰.
2019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八大议题[J]
.全球传媒学刊,2020(1):15-36.
被引量:20
3
梁君健,孙虹.
从视听交往到社会缝合:纪实类短视频的视听话语形态[J]
.南京社会科学,2021(9):120-129.
被引量:9
4
刘轶,杜晓康.
论意识形态斗争中媒介功能的变迁[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8,34(3):118-122.
5
薛呈永.
新媒体语境下泉州海丝文化的影像传播探究[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2):117-120.
6
余建清,强月新.
国内公共新闻学研究的分析[J]
.当代传播,2008(2):14-16.
被引量:6
7
许鑫.
传媒与公共领域研究:现状与反思[J]
.惠州学院学报,2010,30(2):90-94.
被引量:4
8
席佳.
当代网络时评与我国公共领域的建构[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103-105.
9
涂光晋,吴惠凡.
表达·交流·争论·整合——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变化与反思[J]
.国际新闻界,2011,33(5):16-23.
被引量:48
10
石登.
国内学界关于公共领域的研究综述[J]
.新闻世界,2011(8):299-300.
被引量:1
1
佟贺丰.
公众理解科学中的“公众”身份辨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1):97-98.
被引量:1
2
王玉林,崔然.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著作权保护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9):35-38.
被引量:9
3
王光阵.
重构广告伦理的受众逻辑[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43-45.
被引量:1
4
黄时进.
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对科学传播实践的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5(8):76-80.
被引量:12
5
纪红卫.
“科技档案更改”引发的理论辨析及实践应用问题[J]
.北京档案,2001(3):23-25.
被引量:9
6
刘泓.
广告传播对受众身份的建构[J]
.东南学术,2009(4):148-152.
被引量:3
7
鞠丽华.
转型期中国政治传播的一种新尝试——以凤凰卫视的政治传播模式为例[J]
.长白学刊,2005(1):20-24.
被引量:2
8
朱铮.
读者服务风格分类理论辨析[J]
.图书馆建设,1996(1):49-51.
被引量:1
9
子沫.
编辑杰奎琳[J]
.意林(原创版),2016,0(6):49-49.
10
A.D.Fina,D.Schiffrin,M.Bamberg,张曼.
《话语与身份》简介[J]
.当代语言学,2009,11(2):184-185.
被引量:2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