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8-80,共3页
The Press
同被引文献8
-
1郭招金.全球化浪潮中的海外华文媒体[J].对外大传播,2005,13(3):40-41. 被引量:6
-
2朱锋.“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美国“意象”的由来[J].美国研究,2005,19(3):33-59. 被引量:50
-
3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
4What is Public Diplomacy?[EB/OL].[2011-02-03].http://fletcher.tufts.edu/murrow/public-diplomacy.html.
-
5赵振祥.菲华报刊的发展与菲华社区的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8(2):64-70. 被引量:2
-
6王士谷.海外华文报刊的量化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0,22(6):38-39. 被引量:9
-
7韩召颖.公众外交: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89-96. 被引量:15
-
8赵可金.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3):86-92. 被引量:39
二级引证文献7
-
1国林霞.中国软权力现状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6):20-22. 被引量:1
-
2刘虎.海外华文传媒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2(4):73-78. 被引量:7
-
3梁婷婷,朱洪军.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公共外交模式[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1):5-11. 被引量:14
-
4林晟炫.跨文化视角下的海外华文媒体中国形象建构研究[J].东南传播,2015(5):50-53. 被引量:2
-
5文峰.浅议海外华文媒体的侨务公共外交参与:基于《英中时报》的个案考察[J].东南亚研究,2016(1):80-85. 被引量:4
-
6梅艳.海外华文媒体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6,37(15):67-68.
-
7廖萌.“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转型升级研究[J].八桂侨刊,2018(3):32-41. 被引量:7
-
1水均益.我看到的海外中国人[J].青年博览,2017,0(6):4-5.
-
2石研.新闻工作者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J].今传媒,2007,15(3):34-36. 被引量:3
-
3张继勇.缘未断 情未了[J].中国民兵,1999,0(4):31-31.
-
4董伟.医患纠纷报道中的媒体误区[J].青年记者,2013(7):59-60. 被引量:2
-
5美媒体评全球最佳中国城 中华文化融入当地各具特色[J].八桂侨刊,2012(3):64-64.
-
6欧阳.口香糖——来自橡胶的灵感[J].科学启蒙,2006(7):22-23.
-
7程秀娟.“1+N”平台模式亮点纷呈——中国国土资源报社推进媒体融合纪实[J].中国报业,2015,0(3):28-31. 被引量:2
-
8姜红.科学史上四大“发现之梦”[J].初中生学习指导(七年级博览版),2009(1):121-122.
-
9周志雄.略论新闻记者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0(3):85-86.
-
10董连江.浅谈如何做好图书剔除工作[J].卷宗,2012(10):8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