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34-35,共2页
同被引文献12
-
1任致远.城市问题的辩证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4,11(5):33-38. 被引量:14
-
2何孟常,万红艳,吴波音.城市问题及城市范式变迁[J].城市问题,2004(6):2-6. 被引量:6
-
3熊波.PPP模式:民营经济参与公用事业的新模式[J].中国城市经济,2005(1):44-47. 被引量:14
-
4刘建军,张祥建.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4(5):90-93. 被引量:20
-
5薛普文.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J].国外城市规划,1995,11(4):31-36. 被引量:18
-
6梁嘉骅,范建平,李常洪,等.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7金华市统计局.金华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7.
-
8阮煜琳.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存在六大问题不容忽视.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4/Jan/479575.htm.2006-07-05
-
9卢惠明,陈立天.香港城市规划导论.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53-57
-
10范红忠.市场、政府的力量及多中心城市的形成[J].改革,2004(6):47-5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4
-
1赵明霞,梁嘉骅,仝岩林.制约太原市快速发展的内在因素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95-97.
-
2李国友,方舟.试论城市群各城市适度规模——以浙中城市群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6,26(4):154-159. 被引量:2
-
3吴俊,王达.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J].城市问题,2007(10):83-85. 被引量:6
-
4赵坤.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30):368-36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
-
1张俊红,谷合强.安阳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建议[J].管理学刊,2009,22(6):55-57.
-
2辛祥晶,武翠芳.我国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差异实证分析[J].求索,2007(7):22-25. 被引量:13
-
3王永强,熊玲玲.城市规划与电磁波设施保护--以厦门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10):34-38.
-
4易志斌,马晓明.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与城市管理发展方向[J].城市问题,2009(3):79-81. 被引量:16
-
5王江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提升城镇聚集功能[J].中国经贸,2010(8):152-152.
-
6张林静.对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问题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8):72-73. 被引量:1
-
7许林.云南省资本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4):143-144.
-
8周志强.对太原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7(6):78-80.
-
9白鹏飞.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J].经济师,2018(6):161-162.
-
1李鹏星.天津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着力点及评价指标[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2,16(10):10-11.
-
2张海轮.职业教育在兵团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195-196.
-
3周光明.城市化进程中的协调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5,21(3):131-132.
-
4黄继鹏.后发有为 提升城乡文明程度[J].群众,2002,0(7):49-50.
-
5苏东华.关于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素质建设的思考[J].活力,2016,0(5):14-14.
-
6程英.上海农村小城镇发展状况分析[J].上海统计,1999(1):39-42.
-
7B.Carlin,M.Dowling,W.Roering,J.Wyman,J.Kalinoglou,G.Clyburn,尉腾蛟.与“敌人”共枕——如何和竞争者做生意[J].领导文萃,1996,0(3):111-115.
-
8白津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十个关系[J].奋斗,2004(5):9-11.
-
9王则柯.从合伙乘车看居民素质和政府调控[J].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5,0(2):57-57.
-
10胡振民.坚持文明发展 创建文明城镇[J].求是,2003(22):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