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童年主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中创作出了大量的不朽诗作。在这些诗作中,“童年”是诗人经常描绘的主题。从人类文化学、存在主义、现象学等角度对诗人“复归于童年”观念加以阐释,可看出它反映了一种“追根”意识、一种“归家”心态。这是人类走出文明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
曾照莲
童长涛
机构地区
赣南师范学院大外部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9-171,共3页
Academic Exchange
关键词
华兹华斯
童年
复归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刘保安.
大自然的歌手——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和自然诗及其贡献[J]
.外语教学,2003,24(3):91-93.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杨德豫.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
2
赵瑞蕻.诗歇与浪漫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
19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共引文献
13
1
潘樱子.
如流云漫游,如水仙闪光——我读华兹华斯[J]
.国际公关,2019,0(12):273-273.
2
赫荣菊.
析华兹华斯的《丁登寺》中的人与自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6):36-37.
被引量:1
3
马菡谦.
浅析文化差异对诗歌艺术风格的影响——王维与华兹华斯的对比[J]
.科技信息,2009(14):113-113.
被引量:2
4
温晋方.
《黄水仙》——英国浪漫主义历史使命达成的宣言[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93-96.
被引量:1
5
朱凌奕.
山水寄情,田园抒意——李白与华兹华斯自然诗歌用词风格之比较[J]
.考试周刊,2011(70):31-32.
被引量:1
6
谢丽丽.
论威廉·华兹华斯的《致布谷鸟》中的二元对立[J]
.北方文学(下),2012(3):48-48.
7
仲夏仪.
A Stylistic Appreciation of Song for the Wandering Jew[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7):58-60.
8
王萍.
从“人性自然”到“神性自然”——华兹华斯的人生哲思与其自然观的嬗变[J]
.文艺争鸣,2017(1):169-173.
被引量:1
9
王晓丹,冯丽霞,刘洋.
华兹华斯诗中的自然及其生态启示[J]
.海外英语,2019,0(20):225-226.
10
Yi Liu.
An Analysis on The Daffodils and Wordsworth’s Romantic View of Nature[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2021,5(1):1-4.
同被引文献
10
1
葛桂录.
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复归婴孩”观念比较[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2):131-137.
被引量:16
2
刘新民.
华兹华斯儿童理念初探[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2):68-70.
被引量:17
3
崔莉.
重返自然的桥梁——试析华兹华斯的儿童观[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2):95-98.
被引量:14
4
蒋晓娟.
老子与华兹华斯的“归根”情结[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5):1-3.
被引量:1
5
潘新华.
论华兹华斯的儿童观[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3):24-26.
被引量:2
6
蓝仁哲.
解读命题“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从《我心欢跳》的惊喜到《永生颂》的人生感悟[J]
.国外文学,2005(4):91-96.
被引量:8
7
陈冰.
老子“复归于婴儿”观念与华兹华斯“童年主题”比较[J]
.淮阴师专学报,1996,18(4):61-64.
被引量:2
8
郭章容.
论华兹华斯诗歌创作中的童年理念[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6):46-48.
被引量:2
9
郭美男.
华兹华斯诗歌童心思想探析[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5):62-64.
被引量:2
10
杨宁.
儿童是人类之父——从进化心理学看人类个体童年期的本质[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07-113.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
1
黄恩成.
王位上的童年——华兹华斯《序曲》中的儿童意象分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73-76.
1
李丽君.
童心:人性的回归——中西“追根”意识初探[J]
.理论月刊,2006(12):44-46.
被引量:2
2
葛桂录.
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复归婴孩”观念比较[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2):131-137.
被引量:16
3
刘再复.
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J]
.读书,2009(12):39-48.
被引量:18
4
刘世楚.
《憩园》人物谈[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1):12-15.
被引量:2
5
周颖南.
继承《诗经》优良传统 发展新文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1):70-73.
6
沈风,刘文沛.
世界转折时的弄潮者-人类文化与现代三作家[J]
.晋东南师专学报,1994(4):68-70.
7
张延文.
复调的发生与转换——论墨白的《手的十种语言》[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8(1):82-85.
8
陈冰.
老子“复归于婴儿”观念与华兹华斯“童年主题”比较[J]
.淮阴师专学报,1996,18(4):61-64.
被引量:2
9
王淑君.
苔丝的悲剧是一首人类的悲歌[J]
.河池学院学报,2004,24(3):65-67.
被引量:1
10
潘新华.
论华兹华斯的儿童观[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3):24-26.
被引量:2
学术交流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