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中寓意的技巧——兼及近年来我国微型小说创作的不足
摘要
微型小说要以短取胜,“文约意广”(钟嵘:《诗品》)是其必须具备的创作特征。这就是作品中寓意和寓意的技巧问题。
出处
《写作》
2002年第1期8-9,共2页
Writing
-
1陈沫吾.煮墨诗论断想[J].文史杂志,2016(2):76-79.
-
2杨光祖.修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问题——评长篇小说《带灯》[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6):197-203. 被引量:4
-
3王久辛.我为什么写作[J].满族文学,2001(4).
-
4评“现代派”小说技巧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1983(1):104-104.
-
5陈国屏.沉郁的、特殊独创而美丽的风格——论艾青前期诗歌的艺术特色[J].北方论丛,1984,0(2):44-50. 被引量:1
-
6高天红.小谈主要人物的出场[J].电影文学,1979(3):80-81.
-
7张军英.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乡愚视角论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05X):103-104.
-
8张荣翼.文学史的对话关系与比较文学[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1):55-57.
-
9吕进.写诗技巧的“有”与“无”[J].诗刊,1991,0(3):47-50.
-
10蒋寅.至法无法:中国诗学的技巧观[J].文艺研究,2000(6):68-74. 被引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