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7-52,共6页
Journal of Beijing Dance Academy
同被引文献15
-
1赵萌.取精用宏 推陈出新——论“学院派民间舞”的继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0,0(6):42-43. 被引量:3
-
2刘丽.也谈当代中国“学院派”民间舞[J].艺术百家,2005,21(4):106-108. 被引量:2
-
3.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
4于平选编.中国舞蹈教学参考资料(内部教材)[C].北京:北京舞蹈学院,..
-
5于平.舞蹈评论教程(内部教材)[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
-
6于平选编.中国舞蹈教学参考资料[C].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
-
7叶浩生.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J].心理科学,2011,34(4):999-1005. 被引量:173
-
8彭小希,龙红.抗战时期重庆地区舞蹈艺术发展述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2):178-184. 被引量:7
-
9牛萌.中国舞蹈人的高原精神——2018年西藏“深扎”汇报演出人物访谈[J].舞蹈,2018(5):12-17. 被引量:1
-
10熊庆元.歌舞成剧:延安秧歌剧的形式政治——以《兄妹开荒》的艺术革新为例[J].文艺研究,2018(11):60-69.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22
-
1黄大广.浅谈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J].大舞台,2010(2):170-171. 被引量:1
-
2刘佳.浅析多元文化舞蹈教育观[J].黄河之声,2012(7):71-71. 被引量:1
-
3刘燧.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舞蹈教育对推动地方民间舞蹈的思考——以云南红河学院舞蹈教学为例[J].黄河之声,2012(10):65-67. 被引量:17
-
4夏静.“学院派”民间舞的科学性和规范性[J].艺术科技,2013,26(5):124-124. 被引量:1
-
5刘秋子.同边的美——浅谈中国民间舞“一顺边”的审美特征[J].音乐时空,2015,0(5):57-58. 被引量:2
-
6李诺.民族舞蹈教学如何保持民族特质和独立品格[J].当代音乐,2015(7):118-119. 被引量:2
-
7庞志娟.高校民族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7):106-107. 被引量:1
-
8郑珈.探究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身韵训练的关系[J].戏剧之家,2015(21):132-132. 被引量:4
-
9袁筱岩.民族舞蹈教学策略探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7):256-256.
-
10马洁.关于培养高等民族舞蹈专业人才教育问题的探讨[J].艺术科技,2016,29(4):401-401.
-
1罗丽娜,刘凯华.中国民间舞蹈的现状透视与传承保护[J].电影评介,2007(9):71-72. 被引量:8
-
2徐艳.浅谈原生态民间舞与学院派民间舞的审美取向[J].音乐时空,2012,0(A08):46-47. 被引量:1
-
3李杰明.纯洁我们自己——中国民间舞的现代际遇与文化个性(之二)[J].福建艺术,1997(3):43-44.
-
4刘沁薇.浅谈原生态舞蹈的传承[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20):83-83. 被引量:3
-
5岳路鹏,曾嘉欢.学院派民间舞的继承和发展[J].知识窗(教师版),2016(24):27-27.
-
6赵丽敏.关于“学院派”民间舞发展问题的一点想法[J].音乐生活,2008(9):38-39. 被引量:1
-
7秋风.韩流的保护主义[J].中国海关,2006(4):95-95. 被引量:1
-
8王力蓉.试析“学院派民间舞”的艺术特征[J].舞蹈,2005(6):42-43.
-
9姬宁.不必全盘“学院派”——对高师民间舞教学的一点思考[J].舞蹈,2007(8):44-45.
-
10王帝.民间舞素材创作舞蹈与原生态民间舞的关系[J].艺术教育,2013(1):92-9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