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细读“十七年”小说中个体生命的碎片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百合花》在时代主题的铠甲下 ,对社会、历史消损个体生命而导致人心灵、情感的荒漠化作了全面的价值拒绝 ;《红豆》则在婚爱、情爱这样的题材中写了个体生命的另一种不可消失性 ,这种描写又是通过作者在写作时理性与感情的冲突而给以显示的。文章认为 ,上述特征是五四时代“人的文学”的遥远的历史回声。
作者
傅书华
机构地区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9-122,共4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个体生命
“十七年”
“人的文学”
《红豆》
小说
情爱
《百合花》
人心
四时
心灵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茹志鹃研究专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56—1985年版.第56页、第57页、第113页.
共引文献
37
1
隽鸿飞.
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双重内涵及其文化学意义[J]
.史学理论研究,2004(3):20-28.
被引量:5
2
孙国华,何贝倍.
人权与社会主义法治[J]
.法学家,2001(6):3-9.
被引量:1
3
谭容培,宋国栋.
想象理论新视域:自由的唤醒与物化的拯救[J]
.文学评论,2004(6):83-87.
被引量:6
4
畅广元.
社会文化秩序与文学活动的价值[J]
.文学评论,2000(4):115-124.
被引量:7
5
蒋述卓,李自红.
二十一世纪文艺学发展与中国现代人格建设[J]
.文艺理论研究,2001(1):41-46.
被引量:3
6
金德万.
论江泽民同志实践辩证的理论思维[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1):52-57.
7
郭大俊.
历史必然性与历史选择性——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的方法论探讨[J]
.理论月刊,2000(12):21-22.
8
李承宗.
略论邓小平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2):97-100.
被引量:6
9
朱平.
劳动的手段意义与目的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超经济学澄明[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3):76-80.
被引量:7
10
王太高.
公共利益范畴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5(7):82-87.
被引量:62
同被引文献
20
1
茹志鹃.
百合花(节选)[J]
.牡丹,2009(10):15-16.
被引量:1
2
董之林.
女性写作与历史场景——从90年代文学思潮中“躯体写作”谈起[J]
.文学评论,2000(6):41-53.
被引量:51
3
[3]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茹志鹃研究专集[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
温儒敏.关于经典化与学院化.文艺研究,1999,(1).
5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6
茹志鹃.今年春天[N].解放日报,1962-05-17.
7
盛英.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导言[M]//盛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8
夏济安.Heros and Hero-worship in Chinese Communist Fiction,2001(03).
9
乔以刚.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2003.
10
冰心.一定要站在前面--读茹志鹃的静静的产院,1982.
引证文献
8
1
李燕,马飞雄.
感悟细微的美好呼唤温情的瞬间——析《百合花》中女性化的生命情怀[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44-46.
2
王东明.
浅论“十七年"女性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
.理论月刊,2005(8):127-128.
被引量:1
3
付丽华.
没有硝烟的战争 没有爱情的爱情——解析茹志鹃小说《百合花》中的“准”女性特色[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61-62.
4
陶丽萍.
革命与女性的自赎——十七年女性文学叙事的话语裂缝[J]
.青海社会科学,2007(4):87-91.
被引量:4
5
张桂玲.
请善待《百合花》中的男女关系[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4):56-57.
6
李从云.
《百合花》的文学史意义[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98-105.
被引量:4
7
柳士军.
作为孤独之声的《百合花》[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1):119-123.
8
李燕.
《百合花》中女性化的神圣情怀浅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2-5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邹佳妮.
绽放于战火中的纯白之花——浅析茹志鹃《百合花》中的个性化抒写[J]
.作家天地,2020,0(10):179-181.
被引量:1
2
谢建文.
革命语境下爱情主题的别样叙事——《红豆》解读[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20-21.
3
惠萍.
从“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女性形象看“红色经典”的命名[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3):110-114.
被引量:1
4
沈慧.
泛政治化时代的悲剧抒写——对茹志鹃小说《百合花》的一种解读[J]
.文教资料,2012(8):27-28.
5
姚凯.
性别话语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渗透[J]
.文教资料,2013(29):73-74.
6
刘崇华.
《百合花》研究综述[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7):19-20.
7
华冉冉.
《百合花》文名意义探析[J]
.今古文创,2024(26):7-9.
8
刘云兰.
红色经典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探析[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5(3):72-78.
9
胡蓓.
红旗下的红玫瑰——试论“十七年”革命女性作家女性书写的流变[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2):101-105.
被引量:1
1
王耀敏,刘建男.
从《理智与情感》和《劝导》看理性与感情的选择[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1):75-75.
2
贺全斋,周质澄,萧如九,李荣福,陈雁彬,唐干廷,黄耀武,江履平,项目清,费恤民,刘辅仁,潘自华,刘品刚,张先振,余文祥,汪荣福,王绍成,刘积群,陈颖,蔡期悟,陈远超,杨行义,陈贵三,黄执中,黄耀南,陈泽民,夏援道,王安金,祁春山,叶冠群,王浩,吕家辉,袁善楚,张蕃,童士甲,左英豪.
历史回声[J]
.东坡赤壁诗词,2005(3):9-12.
3
祁宏超.
“荒漠”中的人性之花——《百合花》、《红豆》的人性美[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63-65.
被引量:1
4
陈明瑶.
理性与感情——试析《傲慢与偏见》之情节构思[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1):46-49.
被引量:8
5
陈宝贵.
莫让心灵荒漠化[J]
.晚霞(上半月),2009(7):5-5.
6
于德义.
小孩闯“大祸”[J]
.西部(新文学)(上),2009(23):127-131.
7
平明.
我们都是机器人[J]
.北方文学,2007(4):63-64.
8
赵开山.
感受“荒漠化”的危机[J]
.北方作家,2015,0(2):31-35.
9
樊腾刚.
漫步影楼(组诗)[J]
.牡丹,2001,0(6):62-62.
10
王丽君.
奥斯丁反讽语言中的理性与感情[J]
.作家,2013,0(12X):110-111.
文学评论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