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无创性人工通气的发展和展望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工呼吸机应用于临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并已成为治疗各种类型呼衰的重要手段。但常规的人工通气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这样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并发症。随着医学的发展,许多引起慢性呼衰疾病抢救的成功率大大增加,与此同时长期依赖呼吸机的患者亦越来越多,尤其是神经肌肉疾病以及慢阻肺患者。因此,如何既能让呼吸肌休息以改善通气,治疗呼衰,又要让病人能接受,是临床医生一直探讨的问题。近20多年来已致力于发展无创性人工通气的方法和仪器,并从医院内长期人工通气向家庭间歇无创性人工通气发展。无创性人工通气就是通过体外压力的变化或用鼻、面罩来进行人工通气,从而部份或全部达到有创性人工通气的目的。
出处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3年第5期13-14,共2页 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