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实施研究式教学,提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实效性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式教学是一种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开展研究式教学是增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激发大学生主体性自觉学习的有效途径。
作者
李丽辉
机构地区
西安财经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年第11期62-63,共2页
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研究式教学
教学实效性
探究式
学习活动
实施研究
大学生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
概论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9
1
薄建国.
大学创造教育的选择——研究式教学法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2005(2):89-92.
被引量:9
2
郭金林.
论教师在高校文科研究式教学中的主导作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2):45-46.
被引量:4
3
林巧.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以学习过程为中心的教学系统研究[D/OL].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ID=17&CurRec=1,2009-12-01.
4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贺先志.
研究式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政治学原理课堂教学改革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30-131.
被引量:9
6
朱肖川.
以学习过程为中心,探索远程教学的系统结构[J]
.中国远程教育,2002(3):9-13.
被引量:12
7
张博文,王宁.
研究式教学: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7(2):48-50.
被引量:2
8
潘剑锋.
“两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8):70-71.
被引量:8
9
高继红.
解读研究式教学模式——对“专题研讨小组”式和“课题制”教学法的比较分析[J]
.理论研究,2004(1):42-4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贺先志.
研究式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政治学原理课堂教学改革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30-131.
被引量:9
2
曾杰丽.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42-43.
被引量:1
3
林巧.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186-186.
被引量:2
4
林巧.
试论研究式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
.教育与职业,2010(17):155-156.
被引量:2
5
闫小斌,朱慧君.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
.大观周刊,2012(39):186-18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曾杰丽.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42-43.
被引量:1
2
陈戈寒.
《政治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个案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8):169-170.
被引量:2
3
曹伟,谢晓巍,谢晓艳.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2008(11):128-129.
被引量:1
4
骆昭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3):78-81.
被引量:3
5
闫小斌,朱慧君.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
.大观周刊,2012(39):186-186.
6
潘修华.
政治学原理教学法探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2):174-175.
7
何柯柯.
高职专业考试、考核的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究——艺术设计专业考试、考核模式改革[J]
.商业经济,2013(9):119-120.
被引量:1
8
李研晟.
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学理论,2013(27):290-291.
被引量:1
9
汪晓东.
高职平面设计专业考试方式的多样性[J]
.考试周刊,2014(44):8-8.
10
吴敏.
高校政治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综述[J]
.教育文汇,2014,0(15):21-23.
被引量:1
1
水战红.
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三进”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湘潮(理论版),2007(11):73-74.
被引量:1
2
于霞.
浅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师知识素质的构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34-36.
被引量:5
3
王根虎,刘克华.
教学中应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8):120-122.
4
李媛.
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思考[J]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5):81-82.
5
陈兴发.
高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3):118-119.
6
董伟康.
对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若干问题的思考[J]
.高校理论战线,2003(9):51-54.
被引量:1
7
邓小玲.
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性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社会实践活动[J]
.高教论坛,2005(4):77-79.
8
王薇.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4):97-97.
被引量:1
9
崔章国,李玉芬.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互动式教学的探索与效果[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26(6):519-521.
被引量:1
10
高凤清.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多要素立体教学法研究[J]
.中医教育,2004,23(4):37-39.
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