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边机制与东亚安全秩序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冷战后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中 ,多边安全机制的迅速发展既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也是一个亮点 ,它为地区安全秩序提供了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模式。本文分析了多边安全机制在东亚地区发展的基本条件、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认为 ,尽管从总体上说 ,东亚地区的多边安全机制是初步和脆弱的 ,但它符合全球化的内在逻辑 ,用长远的观点来看是具有生命力的。
作者
黄永光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调研处
出处
《太平洋学报》
2001年第3期90-96,共7页
Pacific Journal
关键词
多边安全
秩序
东亚安全
地区安全
冷战后
国际关系
机制
内在逻辑
基本条件
观点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D8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153
1
王帆.
美韩同盟及未来走向[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1,21(2):62-66.
被引量:7
2
朱立群.
欧洲安全格局中的欧安组织[J]
.欧洲研究,1999,20(1):63-68.
被引量:1
3
朱锋.
区域主义与东亚安全[J]
.当代亚太,1998(4):10-15.
被引量:10
4
楚树龙.
亚太地区安全观、安全结构和安全战略[J]
.现代国际关系,1997(5):2-7.
被引量:4
5
朱锋,朱宰佑.
多边机制与东亚安全[J]
.当代亚太,1997(5):50-55.
被引量:6
6
杨伯江,孙晓青,倪霞韵,尚前宏,常志忠.
东亚一体化可行性探讨[J]
.现代国际关系,2002(6):47-56.
被引量:11
7
门洪华.
集体安全辨析[J]
.欧洲,2001,19(5):10-17.
被引量:17
8
徐纬地,郭新宁.
亚太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与中国亚太安全利益[J]
.太平洋学报,2001,9(1):83-90.
被引量:2
9
李金明.
从东盟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J]
.东南亚,2004(3):31-36.
被引量:37
10
胡德坤,徐建华.
美国东亚遏制战略与日本对东南亚经济外交[J]
.世界历史,2002(5):35-42.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6
1
郑先武.
安全复合体理论与东亚安全区域主义(上)[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34-40.
被引量:13
2
陈寒溪.
第二轨道外交:CSCAP对ARF的影响[J]
.当代亚太,2005(4):37-42.
被引量:9
3
谭卫元.
试论多边机制下解决南中国海争端的可能性[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107-110.
被引量:2
4
吴志成,杨娜.
全球治理的东亚视角[J]
.国外理论动态,2012(10):17-23.
被引量:7
5
张微娜.
论中国崛起对东亚安全的影响:和平抑或是冲突[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1):131-132.
6
陈寒溪.
多边主义与亚太安全合作[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2):33-38.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郑雪飞.
试析区域安全合作与国内政治危机处理[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0):59-62.
2
王逸舟.
“东亚共同体”概念辨识[J]
.现代国际关系,2010(S1):84-88.
被引量:9
3
李恒.
从“10+3”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J]
.经济经纬,2004,21(6):31-35.
被引量:4
4
蒋立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J]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44-46.
5
杨鲁慧,郭延军.
从“霸权稳定论”到“安全共同体”——东北亚安全合作架构新走向[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55-60.
被引量:8
6
蔺雪春.
多重视角:东亚“安全复合体”概念所面临的质疑和挑战[J]
.学术探索,2005(6):91-94.
7
孙茹.
亚太多边安全合作与中美关系:制度的视角[J]
.美国研究,2005,19(4):100-113.
被引量:4
8
蔺雪春.
对东亚“安全复合体”观点的多重审视[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1):97-100.
被引量:2
9
孙霞.
东北亚地区安全复合体:动力与挑战[J]
.国际论坛,2006,8(3):23-27.
被引量:1
10
孙霞.
东北亚地区安全的挑战与路径选择[J]
.国际资料信息,2006(7):10-14.
被引量:3
1
许嘉.
美国与多边安全合作[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24(4):54-58.
被引量:1
2
阎梁,田尧舜.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外交与地区安全秩序的重塑[J]
.当代亚太,2012(4):100-112.
被引量:5
3
牛军.
中美关系与东亚安全秩序的变迁(上)[J]
.新华月报,2016,0(1):96-98.
4
姜联军,匡国栋.
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1):38-42.
被引量:1
5
王俊生.
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进展与出路[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2):53-75.
被引量:21
6
朱锋.
中美关系与东亚安全秩序:调整和变革[J]
.国际政治研究,2011,32(1):11-15.
被引量:3
7
张全生.
浅析中国对东亚地区多边安全的利益关切与影响[J]
.传承,2010(24):128-129.
8
郑兴,李佳佳.
核安全峰会:全球迎来无核时代?[J]
.新华月报,2010(9):26-27.
9
杨扬.
日美同盟与东亚区域合作[J]
.东南亚南亚研究,2008,0(Z1):49-54.
10
孟庆义,侯中军,陶常梅.
世界多极化结构与中韩关系——纪念中韩建交10周年[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5(3):27-30.
太平洋学报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