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种护卫与引导的力量(下)
出处
《新视野》
1995年第2期49-51,共3页
Expanding Horizons
-
1秦晋.也谈对《鲁班的子孙》的评价——给雷达同志的信[J].当代文坛,1984(10):33-38. 被引量:3
-
2吴野.争鸣断想[J].当代文坛,1984(11):9-11.
-
3林凌.“大和解”是否可能?——从《内当家》到《鲁班的子孙》[J].现代中文学刊,2010(5):92-97. 被引量:2
-
4当前的改革与传统道德的关系[J].文艺理论研究,1984(4):133-133.
-
5雷达.《鲁班的子孙》的沉思[J].当代文坛,1984(4):10-14. 被引量:11
-
6程文超.情与理的矛盾——评《鲁班的子孙》[J].当代文坛,1984(6):44-46.
-
7李炳银.短篇小说创作谈——兼议1983年短篇小说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1984(2):55-59. 被引量:2
-
8芸德.文学,道德尺度的辨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4):67-75.
-
9松笔.历史的评价和道德的评价——几篇“争鸣小说”引起的思索[J].当代文坛,1984(5):30-37. 被引量:1
-
10朱杰.“父子冲突”的背后——再读《鲁班的子孙》[J].上海文学,2007(12):92-96.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