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2000年第1期10-11,共2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32
-
1张裕禾.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融合的关系1995年5月12日在加拿大法语科学促进会66届年会上的发言[J].中国比较文学,1999(1):50-55. 被引量:1
-
2邴正.当代文化发展的十大趋势[J].天津社会科学,1994(1):59-63. 被引量:6
-
3陈敏豪.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导报,1997,15(11):7-8. 被引量:5
-
4乐黛云.二十一世纪多元文化的世纪?[J].中国文化研究,2000(1):12-14. 被引量:9
-
5[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叶耳等译.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9.
-
6Roderick F. Nash,The Right of Nature:A H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9,p4.
-
7[法]霍尔巴赫著,管士滨译.自然的体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4.
-
8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东方出版社,1991.33.
-
9万以诚等选编.新文明的路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47.
-
10UNESCO: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4.
二级引证文献11
-
1池大红,谭素钦.近五年来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2,24(4):150-154. 被引量:6
-
2胡鹤毅.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生态观解读[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3):130-131.
-
3周淑茹.《上海女孩》:邝丽莎的中国情结[J].鄂州大学学报,2013,20(2):20-22.
-
4杨艳平.以生态主义视角审视当前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J].基础教育研究,2014(17):55-57. 被引量:4
-
5王晓军,高新艳.生态视域下英语阅读课程群建设的行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3):64-68. 被引量:7
-
6靳琪慧.发挥多元文化音乐作用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底蕴[J].北方音乐,2016,36(24):10-11.
-
7王今.民族音乐中典型文化的“释放”与“升华”[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3):125-128. 被引量:2
-
8李红青,张霄洁.少数民族音乐演绎对民族文化的可视化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4):78-81. 被引量:1
-
9廖丽莉,冯琪,李文馨.园本自然美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西南大学实验幼儿园蓝花楹自然课程为例[J].环境教育,2021(1):40-43. 被引量:4
-
10张楠,白斌.中国境内俄罗斯族音乐文化审美探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9):152-155.
-
1季羡林先生寄语《中国文化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005(1).
-
2於梨华.无腿的人[J].华文文学,1986(1):20-27.
-
3曾广开.“精思劬学,能发千古之覆”——傅璇琮先生访谈录[J].中国文化研究,2008(4):1-18.
-
4罗传芳.“中国传统文化座谈会”综述[J].哲学研究,2001(1):77-78. 被引量:5
-
5周思源.坚持高品位,接续传统与当代[J].中国文化研究,2008(3):26-29.
-
6湖北文理学院教授、博士风采[J].襄樊学院学报,2012,33(4).
-
7王建勋,吴远远,武立民.构建产学研一体教学制度 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邢台学院地方性、应用型优秀实践案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5,30(2):5-9. 被引量:6
-
8赵俊山.纯德语教学在中级阶段的应用讨论[J].高教学刊,2016,2(12):101-102.
-
9朱元璋.殿试策问[J].美文(青春写作),2014(9):39-39.
-
10张抗抗.抵达人性深度的爱情——读山飒小说《围棋少女》[J].中文自修,2003(2):14-1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