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鄂南红壤退化评价指标初探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壤退化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分析了鄂南红壤退化的类型和机理的基础上,描述了退化红壤的特点,根据鄂南红壤退化特征提出了鄂南红壤退化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
史志华
蔡崇法
张光远
丁树文
王天巍
机构地区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93-195,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关键词
红壤
退化
评价指标
分类号
S158.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07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8
1
杨艳生.
土壤退化指标体系研究[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4):44-46.
被引量:27
2
杨艳生.
第四纪红粘土区侵蚀土壤退化机理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1997,4(1):100-108.
被引量:15
3
史德明,韦启,梁音.
关于侵蚀土壤退化及其机理[J]
.土壤,1996,28(3):140-144.
被引量:30
4
紫色土退化研究[J]
.土壤农化通报,1997,12(1):8-16.
被引量:4
5
孙华,倪绍祥,张桃林.
退化土地评价及其生态重建方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6):45-48.
被引量:42
6
赵其国.
我国红壤的退化问题[J]
.土壤,1995,27(6):281-285.
被引量:152
7
李忠佩,程励励,林心雄.
退化红壤的有机质状况及施肥影响的研究[J]
.土壤,1994,26(2):70-76.
被引量:16
8
孙波,张桃林,赵其国.
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贫瘠化的综合评价[J]
.土壤,1995,27(3):119-128.
被引量:79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孙泰森,白中科.
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理论与方法[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5):56-59.
被引量:39
2
马彦卿.
微生物复垦技术在矿区生态重建中的应用[J]
.采矿技术,2001,1(2):66-68.
被引量:39
3
何园球,赵其国,王明珠,石华.
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养分循环特点与成土过程研究[J]
.土壤,1993,25(6):292-298.
被引量:5
4
查轩,黄少燕.
植被破坏对黄土高原加速侵蚀及土壤退化过程的影响[J]
.山地学报,2001,19(2):109-114.
被引量:35
5
陈斌飞,张桃林,赵其国.
南方红壤丘陵区自然资源与潜力优势开发[J]
.土壤,1995,27(3):113-118.
被引量:5
6
孙波,张桃林,赵其国.
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J]
.土壤学报,1995,32(4):362-369.
被引量:282
7
董玉祥.
中国北方沙漠化灾害危险度分区评价[J]
.地理学报,1997,52(2):146-153.
被引量:23
8
杨艳生.
第四纪红粘土区侵蚀土壤退化机理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1997,4(1):100-108.
被引量:15
9
邵青还.第二次林业革命一‘接近自然的林业’在中欧兴起[J].世界林业研究,1991,4(4):8-15.
10
赵其国 张桃林 鲁如坤 等.我国东部红壤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变化、机理及调控对策的研究[R].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2000.53~61.
共引文献
307
1
扈明媛,袁野,戴晓琴,付晓莉,寇亮,王辉民.
亚热带人工林乔灌草根际土壤氮矿化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2020,44(12):1285-1295.
被引量:5
2
陈超君,莫良玉,徐建云.
酸性土施用石灰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广西蔗糖,1998(2):11-15.
被引量:7
3
谭文峰,周素珍,刘凡,冯雄汉,李学垣.
土壤中铁铝氧化物与黏土矿物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土壤,2007,39(5):726-730.
被引量:36
4
张海林.
土壤质量与土壤可持续管理[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119-122.
被引量:5
5
于伟.
土地利用伦理与土地退化防治[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127-130.
被引量:4
6
孙艳玲,郭鹏,刘洪斌,武伟.
基于GIS重庆市土壤养分贫瘠化研究[J]
.山地学报,2002,20(S1):125-128.
被引量:1
7
鲜纪绅,杨忠,熊东红,罗勇.
西藏高原砂金矿迹地土壤特性空间变异及退化评判指标[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230-236.
被引量:1
8
刘苑秋.
亚热带红壤区生态退化及生态恢复研究综述[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z1):53-58.
被引量:11
9
梁春凤,唐通文,段建南.
土地利用系统社会功能及其评价体系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205-5208.
被引量:2
10
彭春瑞,陈先茂,钱银飞.
秸秆覆盖对红壤旱地作物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S1):51-54.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48
1
李朝霞,王天巍,史志华,丁树文,蔡崇法.
降雨过程中红壤表土结构变化与侵蚀产沙关系[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1):1-4.
被引量:44
2
李兴东,宋永昌.
浙江东部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的随机过程模型[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3,17(4):345-351.
被引量:19
3
吴发启,范文波.
土壤结皮对降雨入渗和产流产沙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2):97-101.
被引量:59
4
赵其国.
我国红壤的退化问题[J]
.土壤,1995,27(6):281-285.
被引量:152
5
曾希柏,李菊梅,徐明岗,高菊生,孙楠.
红壤旱地的肥力现状及施肥和利用方式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6,37(3):434-437.
被引量:63
6
程冬兵,蔡崇法,左长清.
土壤侵蚀退化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252-254.
被引量:20
7
吴淑安,蔡强国,靳长兴.
内蒙古东胜地区土壤抗蚀性实验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6,10(2):38-45.
被引量:8
8
史志华,闫峰陵,李朝霞,王天巍,蔡崇法.
红壤表土团聚体破碎方式对坡面产流过程的影响[J]
.自然科学进展,2007,17(2):217-224.
被引量:19
9
郭伟,史志华,陈利顶,李朝霞,闫峰陵,蔡崇法.
红壤表土团聚体粒径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7,27(6):2516-2522.
被引量:47
10
闫峰陵,史志华,蔡崇法,李朝霞.
红壤表土团聚体稳定性对坡面侵蚀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07,44(4):577-583.
被引量:74
引证文献
4
1
徐义保,査轩,黄少燕.
南方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地水土流失研究进展[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1,23(4):40-43.
被引量:19
2
和利钊,张杨珠,刘杰,孙楠,曾希柏,廖超林.
不同施肥和调理剂对侵蚀红壤肥力和抗侵蚀性的修复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2012,26(4):54-58.
被引量:9
3
侯宪文,张梁,邹雨坤,李光义.
钙基调理剂对酸化农田土壤的调控效果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15,35(10):14-18.
被引量:2
4
龙莉,徐明曦,巨莉.
四川省不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J]
.四川水利,2018,39(6):97-1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杨平平,徐仁扣,黎星辉.
淋溶条件下马尾松针对土壤的酸化作用[J]
.生态环境学报,2012,21(11):1817-1821.
被引量:16
2
廖承彬,魏天儒.
红壤坡地不同树种林下水土流失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13,33(2):198-202.
被引量:9
3
李洁,谭珊珊,罗兰芳,张杨珠,黄运湘,盛浩,廖超林.
不同施肥结构对红菜园土有机质、酸性和交换性能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3,27(4):258-262.
被引量:10
4
胡建民,宋月君,杨洁,肖龙,汪邦稳.
南方红壤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与降雨量关系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3,24(6):82-87.
被引量:7
5
张腾飞,查轩,黄少燕.
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下流失斑成因及治理技术研究[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3,25(4):44-48.
被引量:3
6
罗旭辉,张俊斌,黄毅斌,应朝阳.
南方红壤区草被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报,2013,28(11):1164-1169.
被引量:4
7
刘威,王春燕,黄丽.
侵蚀红壤中结合态腐殖质及其与水稳性团聚体的关系[J]
.土壤,2014,46(3):458-465.
被引量:8
8
李吉平,徐勇峰,陈子鹏,韩建刚,李威,李萍萍.
洪泽湖地区麦稻两熟农田和杨树林地氮磷径流流失特征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1):98-104.
被引量:15
9
陈哲锋.
福建省水土流失地理国情监测研究与应用——以22个重点县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2014,40(5):45-50.
被引量:5
10
段剑,杨洁,康金林,喻驰方,涂安国.
马尾松根际土壤提取物的化感作用[J]
.生态学杂志,2015,34(3):773-780.
被引量:15
1
陈国徽,高冰可.
浅析南方红壤退化原因及改良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7):79-80.
被引量:5
2
郑燕.
服务三农 情系红壤——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高级农艺师高菊生[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6,0(7):62-62.
3
文亦芾,蒋文兰,冉繁军,张宁.
云贵高原红壤退化人工草地土壤肥力变化与有效施肥技术研究[J]
.草业学报,2002,11(1):84-90.
被引量:13
4
陈永强,俞劲炎.
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内在性质的演化[J]
.土壤通报,2004,35(2):149-151.
被引量:17
5
陈永强,吕军,柳云龙.
侵蚀红壤肥力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2):72-75.
被引量:25
6
红壤退化阻控的关键技术与生态修复模式[J]
.中国科技成果,2012(23):70-71.
7
孙波,赵其国.
红壤退化中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1999,18(2):118-128.
被引量:139
8
石香琼,査轩,陈世发.
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红壤退化地水土流失动态变化预测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9,16(4):19-23.
被引量:7
9
南昌工程学院科研项目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外源有机碳对红壤退化地微团聚体形成与稳定的影响机制(项目批准号:31660192)[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35(6).
10
张立红.
为了红壤的明天——访“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项目组[J]
.中国科技奖励,2006(4):34-39.
被引量:1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