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人才和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教育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自由的学术环境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良好的"孵化基地"。
出处
《常熟高专学报》
2004年第6期11-12,共2页
Journal of Changshu College
参考文献3
-
1[1]Brenda Barret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a university? Ivory tower or trade school for plumbers? [J].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1998,6(3): 145-151.
-
2[2]Mostafa B. Abdel- Mostaal. Academic freedom and civil society:some personal reflection[J].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002, (15):365-370.
-
3李冬.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0,(6):40-40.
-
1张向阳,王海军,吕延勤.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27-29. 被引量:23
-
2张亚军,赵炜.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J].成才之路,2016,0(30):3-4.
-
3谢智勇.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江西省南昌市3所学校的调查[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4(4):50-52.
-
4周晏.浅析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青年与社会(下),2014(7):206-206.
-
5顾桂明.对高校创新教育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02(4):16-18. 被引量:1
-
6郑雅萍.素质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与经济,2001,14(1):53-55.
-
7张亚军,赵炜.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J].成才之路,2015,0(6):1-3.
-
8多维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6,0(13):11-11.
-
9张亚军,赵炜.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J].成才之路,2016,0(5):1-3. 被引量:2
-
10沈爱华,喻淑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