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杂交种苏玉18的选育技术报告
被引量:
4
Breeding Report on Maize Hybrid Suyu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苏玉1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自选系苏95-1和苏195为亲本,于1999年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在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苏玉9号增产显著。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性强、耐旱、耐渍、适应性广等特点。
作者
袁建华
陈艳萍
张跃中
陈殿青
颜伟
章履孝
机构地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0-51,共2页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基金
江苏省"十五"攻关课题资助(编号:BE2001314)
关键词
选育技术
玉米杂交种
耐旱
高产稳产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抗倒性
玉米单交种
粮食作物
研究所
增产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1
彭泽斌,张世煌,刘新芝.
我国玉米种质的改良创新与利用[J]
.玉米科学,1997,5(2):5-8.
被引量:83
2
陈刚,王孝杰,景希强,宋儒,徐福春,刘波,王作英,孙义,佟圣辉,陈丽,陈忠,杨永华.
玉米杂交种丹玉39(C8605-2×丹598)选育技术报告[J]
.玉米科学,2003,11(2):41-43.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彭泽斌,刘新芝.
1992年我国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2):97-99.
被引量:14
2
曾三省.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J]
.中国农业科学,1990,23(4):1-9.
被引量:310
共引文献
93
1
晏庆九,张健,许明陆,霍仕平,张兴端.
三峡库区72份玉米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的评价[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1,3(1):12-17.
被引量:9
2
高翔,曹绍书,罗仕文,王进,祝云芳,沈建华,陈泽辉.
浅析塘四平头杂优群选系及其改良系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J]
.玉米科学,2005,13(z1):20-22.
被引量:8
3
张永科,郗洛延,樊瑞彬,王建平,陈钊,武耀龙,王立祥.
资源高效型玉米新品种及其选育[J]
.玉米科学,2010,18(3):71-73.
被引量:3
4
杨密珠,孙海昆,焦宏业,孟庆树,周瑾,付东,魏同科.
玉米优异种质资源53自交系的选育及应用[J]
.玉米科学,2004,12(3):57-59.
被引量:4
5
万丽红,王国忠.
韩国玉米杂交种在我国东北地区适应性研究[J]
.中国种业,2004(11):33-34.
6
高翔,沈建华,赵璞,王竹,王进,王明春,祝云芳,陈泽辉.
浅析旅大红骨杂优群选系及其改良系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J]
.种子,2004,23(11):60-63.
被引量:13
7
王晓莲,赵继文,亓文俭,李敬英.
国审玉米新杂交种濮单6号的选育[J]
.玉米科学,2004,12(4):47-48.
被引量:9
8
高翔,祝云芳,孙章和,赵晓燕,徐燕,彭忠华,沈建华,陈泽辉.
Lan杂优群Mo17亚群选系及其衍生系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J]
.种子,2005,24(2):75-77.
被引量:6
9
王孝杰,陈刚,佟圣辉.
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丹598姊妹系的选育与利用[J]
.杂粮作物,2005,25(1):3-5.
被引量:6
10
高翔,王进,彭忠华,曹绍书,沈建华,祝云芳,陈泽辉.
国外玉米种质P78599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初探[J]
.作物杂志,2004(6):46-50.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21
1
祁永红,李春秋,王巍,武博.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龙辐玉4号的选育及应用[J]
.玉米科学,2005,13(1):49-50.
被引量:15
2
吴广成,何代元,徐志顺,黄克虎,安红卫,罗运超.
高产抗病玉米杂交种秦单6号的选育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1):51-51.
被引量:12
3
袁建华,陈艳萍,张跃中,颜伟,陈殿青,章履孝.
玉米新品种苏玉20选育技术报告[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21(1):58-60.
被引量:15
4
刘俊恒,周联东,张学舜,刘经纬,刘贺梅.
玉米新品种新单2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5,13(2):54-54.
被引量:28
5
毛建昌,杨金慧,李发民,温振民.
早熟玉米新品种陕单972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147-148.
被引量:7
6
杨今胜,柳京国,毛丽华,刘少坤,贾春兰,毛书平.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登海3660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5,13(3):60-60.
被引量:23
7
陈树宾,王友德,王婷,郭斌,段震宇.
早熟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新玉1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6,14(3):63-65.
被引量:6
8
赵伟,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张建国,李树军.
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龙青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玉米科学,2006,14(3):66-67.
被引量:8
9
夏春兰,饶春富,殷小龙,陈焰,蒋建华,陈威振,范锦胜,薛尚昆,岳小东,杨彦泽,李平,石德权.
高产优质青贮玉米新饲玉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6,14(1):90-91.
被引量:4
10
李凤华,董海合,赵忠宇,杨兆顺,楼辰军,钱芳,冯桂苓,郝志宝.
玉米新品种津糯2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天津农业科学,2006,12(4):11-1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柳家友,柏志安,吴伟华,贾延钊,马林玲,谷川.
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漯单9号选育报告[J]
.玉米科学,2006,14(2):56-57.
被引量:7
2
史新立,王选路.
优质玉米新品种高科2号的选育技术报告[J]
.玉米科学,2006,14(B07):62-63.
被引量:1
3
马军政,吴世文,冯娟利,陈彦博,韩海宏,茹凯强,赵朝阳.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隆玉五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74-77.
被引量:1
4
袁建华,孟庆长,陈艳萍,张彦兵.
优良玉米自交系苏951的配合力分析及应用[J]
.玉米科学,2009,17(6):9-11.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闫海霞,付家锋,柳家友,吴伟华,袁刘正,赵月强,朱世蝶,于蕾.
漯单系列玉米种的选育方法与发展对策[J]
.中国种业,2013(S1):1-3.
2
梁晓伟,赵保献,陈润玲,雷晓兵,王向阳,李林.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洛玉5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9):28-30.
被引量:6
3
郑向阳,栗建枝,吴枝根,郭红亮,韩雪芳,赵建清,王国平.
玉米自交系JTR411选育与应用[J]
.种子,2011,30(6):102-104.
被引量:8
4
陈润玲,赵保献,雷晓兵,梁晓伟,卫勇强,李林.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洛玉8号的选育[J]
.作物研究,2011,25(3):196-197.
被引量:2
5
陈桂兰,阳康春,蒙月群,刘大海,蒋业钊,李小霞.
青贮玉米育种材料的筛选分析及其遗传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27-11130.
被引量:1
6
王雪.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辽禾3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12(5):133-134.
7
谷迎春.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辽禾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2(5):160-162.
被引量:1
8
许波,冯晓曦,邹红,潘正茂,许海涛,张伟强,王友华.
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创玉198的选育及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5):14-15.
9
CHEN Gui-lan YANG Kang-chun MENG Yue-qun LIU Da-hai JIANG Ye-zhao LI Xiao-xia.
Screening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Breeding Materials of Silage Corn[J]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2011,3(4):43-46.
10
郑向阳,栗建枝,吴枝根,郭红亮,赵太存,王国平.
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的选育[J]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6):535-536.
被引量:10
1
谢孝颐.
早熟超高产玉米苏玉9号[J]
.农家顾问,1997(2):16-16.
2
吴魁,郑建初.
连作双季玉米生育特征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9,7(4):44-46.
被引量:7
3
谢孝颐,薛林,蔡志飞,石明亮,黄小兰,陈国清,陆虎华.
早熟超高产玉米杂交种苏玉9号选育报告[J]
.玉米科学,1999,7(3):13-15.
被引量:4
4
田建华.
“苏玉9号”的丰产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1998(2):29-29.
5
薛林,黄小兰.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苏玉9号[J]
.中国农技推广,1997,0(4):28-28.
6
孙月轩,朱礼雷,姜先梅,华国栋,梁希九,李建良,董一洪,胡样英,鲍继友,李为认,朱新俭,李保国.
夏玉米新品种苏玉9号高产栽培及性状指标研究[J]
.玉米科学,1997,5(1):47-49.
被引量:4
7
侯本民,尹建义,霍克光,姜春英,马德华,邓玉成,王厚彬.
苏玉9号生长发育特性及千亩连片亩产650kg的高产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1997,25(5):33-35.
被引量:1
8
薛林,黄小兰,陈国清.
苏玉9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2000,8(2):59-60.
被引量:4
9
徐翔.
玉米粗缩病预防措施[J]
.农家致富,2016,0(11):35-35.
10
周仁先,王吉礼,姚余,叶启跃.
苏玉9号施肥量和播种密度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3,9(3):30-31.
玉米科学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