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女娲“补天造人”的神话是怎么来的
被引量:
1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一“补天造人”的伟大业绩给她带来了。人类的拯救者和再生者”的崇高称誉。有关女蜗的故事在古代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记载,一些古籍虽然存有女娲的一鳞半爪的材料,但却缺乏统一的叙述。为此有必要对女娲的神话传说进行一番扼要的梳理。
作者
饶道庆
出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5期46-47,2,共2页
Journal of Wenzhou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补天
女娲
故事
拯救
叙述
古代神话
人物
神话传说
古籍
统一
分类号
C913.11 [经济管理]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1
李道和.
女娲补天神话的本相及其宇宙论意义[J]
.文艺研究,1997(5):100-108.
被引量:16
2
刘毓庆.
“补天”考[J]
.贵州社会科学,1991(4):42-46.
被引量:4
3
杨利慧.
女娲神话研究史略[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96-106.
被引量:12
4
齐昀.
从上古洪水神话看女娲补天的文化内涵[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70-74.
被引量:6
5
宁胜克.
中原女娲神话的流布及相关习俗[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57-60.
被引量:4
6
王金寿.
关于女娲补天神话文化的思考[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2):40-44.
被引量:8
7
杨立志,饶春球.
女娲信仰的发源地研究综述[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4):10-12.
被引量:1
8
李欣复.
女娲神话之流布及现代解读[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4):431-435.
被引量:2
9
逯宏.
“女娲补天”神话与“红山文化”考古关联之探析[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8(5):80-82.
被引量:3
10
孟宪明.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是中国文化的“元意识”[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6):28-3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湛利华,张竹君.
近年女娲补天神话研究综述[J]
.科教文汇,2009(10):226-22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孙建刚,史红霞.
河北女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中国商贸,2011,0(02X):143-144.
被引量:2
1
朱琳.
日本著名文学奖漫步(4)[J]
.日语知识,2004(7):28-28.
2
邹永常.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之比较[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4):92-94.
被引量:5
3
李娟.
试析从元杂剧到《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关羽形象[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5):54-58.
4
裘士雄.
论周氏族群对鲁迅的影响[J]
.鲁迅研究月刊,2005(1):4-10.
被引量:2
5
青云直上[J]
.杂文选刊(下半月),2009,0(9):52-52.
6
征稿启事[J]
.民族文学,2008(2):90-90.
7
陈琦.
有关《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比较分析[J]
.民营科技,2012(10):144-144.
被引量:2
8
刘福燕.
元杂剧在关公形象塑造中的作用[J]
.兰台世界(下旬),2012(7):83-84.
9
葛拉西安.
千万不要让人了解你的全部[J]
.领导文萃,2004,0(4):105-106.
10
余竞跃.
王导的七宗罪[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4(1):80-81.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