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北老工业基地呼唤地方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迫切呼唤地方理工院校培养适用人才,地方理工院校能够且必须承担起改造老工业基地的技术先锋作用,以培养老东北工业基地急需的人才。
作者
汪中华
机构地区
哈尔滨理工大学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6-77,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地方理工科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人才需求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樊耘,王颖.
中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2000(1):17-20.
被引量:2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2003)[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728.
3
张光斗.
工程师:工科大学的培养目标[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1):1-1.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樊耘,朱鸿江.
论面向21世纪工科大学生的管理素质教育[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8(1):38-41.
被引量:1
2
余凯,洪成文,丁邦平,施晓光.
国外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动向[J]
.中国大学教学,1998(1):44-47.
被引量:15
3
刘顺芳.
MIT教学计划的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44(3):78-80.
被引量:3
4
王沛民.
工程专业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初论[J]
.高等教育研究,1997,18(6):60-66.
被引量:9
5
刘献君.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7(4):86-93.
被引量:28
6
胡建华.
面向21世纪的日本大学课程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1998,19(2):94-97.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49
1
袁洪志.
工程教育改革:构建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
.江苏高教,2004(5):66-68.
被引量:17
2
乔元明,戴桃书.
教学型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宁夏石油化工,2005,24(1):61-64.
被引量:4
3
汪贵平,刘涳,贺昱曜,朱敏杰.
浅谈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化[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2):111-113.
被引量:6
4
刘胜题.
法学教育新理念: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1):109-114.
被引量:1
5
肖汉才,饶洪德,谭欣星,汤盛萍.
火电机组仿真实验室是运行实习培训的好平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99-100.
被引量:3
6
程曙艳.
短学期制下的PLC课程设计的探索[J]
.福建电脑,2006,22(3):196-197.
被引量:3
7
杭凌侠,高爱华.
实验教学工程化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145-147.
被引量:9
8
罗云,袁鑫涛.
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64-68.
被引量:22
9
何幼富,宋世全.
利用轮机模拟器提高运行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J]
.天津航海,2006(3):57-58.
10
牛金成,许放.
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之比较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5):83-88.
被引量:40
同被引文献
3
1
曲涛,郭桂英.
理工科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依据初探[J]
.山西科技,2007(4):60-61.
被引量:4
2
冯雪风,金卫根,邱峰芳,罗明标.
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452-454.
被引量:3
3
傅越千.
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0(1):105-109.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
1
田丹,张明.
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2):91-92.
1
刘素清,李秋书,刘卯生,任瑞芝,甘玉生.
地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素质状况调研及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
.教育与职业,2009(12):177-178.
2
侯玉秀,杨勇.
践行实践育人理念 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01-102.
被引量:1
3
温路路.
地方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83-184.
4
郭秀兰.
地方工科院校不同类别大学生信仰差异分析——对湖北三所高校大学生信仰的调查[J]
.当代经济,2009,26(18):128-129.
5
张玉柱,张鹏路.
对地方理工科院校办学理念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21-22.
被引量:5
6
张珍,陈文波.
地方理工科院校公共选修课“食品科学概论”的教学探索[J]
.科教文汇,2015(25):44-45.
被引量:2
7
尹念东.
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3,29(3):57-59.
被引量:5
8
唐西西.
具有地方理工院校特色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164-164.
9
祝苏东.
地方理工科院校中人文素质普及的若干方法探索——以福州大学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2.
被引量:1
10
高春兰.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4(3):74-76.
被引量:13
中国高教研究
200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