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A期9-11,共3页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同被引文献37
-
1陈志斌.问责机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J].会计研究,2004(7):50-54. 被引量:56
-
2吴宝成,王立.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人员的最高要求[J].财务与会计,2004,0(12):62-62. 被引量:2
-
3周洋.资产负债表信息失真及审计风险防范[J].财会通讯(上),2005(1):56-57. 被引量:1
-
4张先治,张晓东.基于投资者需求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4(12):55-61. 被引量:49
-
5张谏忠,吴轶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宝钢的运用[J].会计研究,2005(2):11-17. 被引量:93
-
6刘静,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5(2):73-75. 被引量:152
-
7张砚.内部控制历史发展的组织演化研究[J].会计研究,2005(2):76-81. 被引量:130
-
8李刚.从中航油事件看上市公司监管制度缺陷[J].企业活力,2005(3):4-5. 被引量:1
-
9潘爱玲,吴有红.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及其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5(8):105-113. 被引量:55
-
10陈菡.企业集团转移定价的基本方法及制约因素[J].商业会计(上半月),2006(11):7-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5
-
1潘爱玲,吴有红.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及其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5(8):105-113. 被引量:55
-
2梁建民.会计监督职能现状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04X):100-101. 被引量:2
-
3郑永生,朱雨龙.企业集团财权制度安排探讨[J].企业经济,2006,25(10):150-153. 被引量:3
-
4惠楠,鞠法明.基于产权视角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分析[J].价值工程,2008,27(5):156-158.
-
5谢建宏.构建企业集团资金安全管理体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3):79-8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63
-
1张志敏.浅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集团化旅游企业的重要性[J].经济视野,2013(22). 被引量:1
-
2李晏墅,徐星美.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理论述评及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6(4):65-67. 被引量:1
-
3潘爱玲,吴有红.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功能和关键控制点——一个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东岳论丛,2006,27(3):123-126. 被引量:10
-
4姜虹.企业集成风险管理范式构建:理论分析与运行架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6(6):107-113. 被引量:19
-
5陈杰,唐天宝.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控制[J].海南金融,2006(7):51-54. 被引量:2
-
6叶燕萍,林黎.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6(12S):392-392.
-
7李艳荣.企业集团的多重利益冲突及其治理[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6):60-65.
-
8孙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的成因及模式重构[J].财经科学,2007(2):7-14. 被引量:25
-
9樊园园.集团公司风险管理:信息与沟通[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3):117-118. 被引量:1
-
10惠楠,鞠法明.基于产权视角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分析[J].价值工程,2008,27(5):156-158.
-
1冯阳.企业组织中人力资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工作导刊,2003(1):24-25.
-
2张建.我国现代会计准则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会计之友,2010(1):13-15.
-
3王言炉,李宗植.中国城市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三)[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8(6):245-248.
-
4尹希果.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1):28-30. 被引量:1
-
5范方志,王琛.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6(2):27-30.
-
6王良敬.新制度经济学下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8,25(12):130-131.
-
7刘国斌,王洪艳.高校会计核算质量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会计之友,2013(27):97-99. 被引量:14
-
8陈慧女.“民工荒”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科教文汇,2006(11X):131-132.
-
9凌云,刘全雷.预算管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财贸研究,2000,11(2):10-11.
-
10范方志,王琛.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咨询,2003(6):21-23.
;